面對不斷發(fā)展著的學校管理改革實踐,本書的形成,只能說是一個階段性的研究成果。這也許是任何新生事物在形成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驟,但它的問世卻也同時意味著一種幸運。作為一本研究基礎教育領域學校管理變革的著作,我們所作的實踐積累和理論準備意識始于1999年。因為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課題為我們的研究開拓了一個十分明晰的思路,那就是通過參與,創(chuàng)建一種新型的學校管理理論;通過見證,促進一種基于中國本土學校轉型期特征的改革實踐;通過梳理,推動基礎教育領域學校管理改革理論的形成與創(chuàng)新。要實現(xiàn)以上目標,無疑需要我們研讀大量國內外的相關理論著作,同時,在積極參與學校管理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形成新的認識。時代的呼喚及學校層面的改革實踐,讓我們感受到了研究者的歷史使命,而學校管理改革層面的豐富實踐,則更讓我們意識到完成這一使命的重要與可能。本書的構思與寫作沖動可以說即來源于以上這樣一種背景。本書是“世紀初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研究叢書”之一,該書是對當代中國學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作更為普遍和基礎性的研究,并同時反映作者們在改革研究中形成的理論、經驗和思考。全書共分8個章節(jié),具體內容包括中國學校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形成和發(fā)展、當代西方學校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現(xiàn)狀、當代中國學校管理轉型研究的基礎、學校轉型中管理理念的當代更新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