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交,在“9·11”事件后引起了國際學術界,尤其是美國的再度關注和熱烈討論?!睹绹幕饨患捌湓谥袊倪\用》通過起源與發(fā)展的探尋、中外學術觀點的辨析對文化外交進行科學定義,進而透析其相互性、長期性和誠實性等屬性和它與公共外交、對外宣傳和文化關系之間的對比特征。運用國際關系學的理想主義、自由主義、文化國際主義和建構主義等理論解讀其三個命題:文化外交發(fā)展的動力源自何處、為什么會出現(xiàn)文化外交主體多元化的現(xiàn)象以及影響文化外交開展的關鍵因素等。大國是文化外交的集大成者,自由主義的民族文化構成美國文化外交的思想基礎,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思想不斷較量,催生了美國不同時期文化外交政策的特征和管理機制復雜的建構過程。對華文化外交是美國對華整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后經歷文化滲透、文化援助、文化遏制、文化合作等復雜的歷史過程。宗教與國家的二元使命是美國對華文化外交的基本動因?;谶@兩種使命的驅使,美國對華文化外交呈現(xiàn)出行為體多元化與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特征。作者以官方的富布賴特中國項目和非官方的福特基金會中國項目為個案,借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進行全面分析和透視,深刻揭示美國對華文化外交的動機、目標和成效,為中國文化外交機制的完善和如何借重文化外交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有益的啟示。《美國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國的運用》的出版得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