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期鏗先生的著作《臺前幕后——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與美國外交》經過多年的撰著與修改,終于問世了。作為他的博士導師,祝賀之余,忍不住提筆寫幾句感言。中國學者對美國國會的研究,特別是美國國會在美國外交決策中的作用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進步不小。起帶頭和推動作用的是以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孫哲教授為首的團隊。他們多年來出版了一系列著述,推動了中國學術界在這方面的研究,填補了空白。近年來,一批博士論文也以國會研究作為重點,有些作出了有價值的貢獻。中國學者的研究多側重于宏觀研究,著力在美國國會在對華關系中的作用。事實上,美國國會構成復雜,涉及對外政策的參、眾兩院委員會有七八個,各自作用不同。委員會作用的大小又與事件的性質以及委員會主席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對美國外交的定位、個人的組織才能以及人格魅力等有關。因此,要深入研究,就要細化、就要潛下心來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并加以提煉。正是本著這樣一種考慮,李期鏗先生以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為切入點,探討不同的主席在不同的階段所起的不同作用。以這為切入點,進一步探討上下、左右、內外的關系,即國內與國際環(huán)境的關系,外交關系委員會與整個參議院的關系、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與總統和國務卿等的關系、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與委員會其他成員的關系,以及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本人的特點與所發(fā)揮的作用的關系等。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以及復雜的關系對作者的統籌能力提出重大的挑戰(zhàn)。李期鏗先生比較好地應對了這種挑戰(zhàn),使復雜的環(huán)境與關系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我們又多了一本資料翔實、可讀性強、又有一定學術深度的關于美國國會的著作。這是李先生學術功底與運籌帷幄能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