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的火》作者(美國)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作者說:我親眼目睹一種罕見的生理現象:約翰·謝德邊了解邊改造這個世界,接收,拆散,就在這儲存的過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組織起來,以便在某一天產生一樁組合的奇跡,一次形象和音樂的融合,一行詩。我在少年時代也體驗過這種激動人心的感覺。有一次我在舅父的城堡里,隔著一張茶桌望著那個魔術師,他剛變完一套絕妙的戲法兒,那當兒正在吃一盤香草冰淇淋。我凝視著他那撲了粉的臉蛋兒,凝視著他別在紐扣眼兒里的那朵神奇的花,它方才變換過各種不同的顏色,如今固定為一朵石竹花。我還特別凝視著那些不可思議的、流體一般的手指,如果他愿意的話,那些手指就能捻弄那把小匙兒,把它化為一道陽光,或者把那個小碟往空中一扔,頓時變成一只鴿子。說真的,謝德的詩就是那種突然一揮而就的魔術:我這位頭發(fā)花白的朋友,可愛的老魔術師,把一疊索引卡片放進他的帽子,倏地一下就抖出一首詩來。文學,真正的文學,并不能像某種也許對心臟或頭腦,靈魂之胃有益的藥劑那樣讓人一口囫圇吞下。文學應該給拿來掰碎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你才會在手掌間聞到它那可愛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細細咀嚼,于是,也只有在這時,它那稀有的香味才會讓你真正有價值地品嘗到,它那碎片也就會在你的頭腦中重新組合起來,顯露出一個統一體,而你對那種美也已經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