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拉木·嘎吐薩納西學論集

拉木·嘎吐薩納西學論集

拉木·嘎吐薩納西學論集

定 價:¥27.00

作 者: 拉木·嘎吐薩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叢編項: 納西學叢書
標 簽: 中國文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508468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2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正如廣大讀者將從這套叢書中了解到的那樣,納西學的發(fā)展歷程艱難備至。它的起步一般可以鎖定在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初。那時的納西學以西方學者、傳教士、軍事人員游歷納西族地區(qū),并收藏東巴經典,翻譯有關文獻片斷,發(fā)表有關介紹文章為主要特點;從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末,納西學粗具規(guī)模,劉半農、董卓賓、李霖燦、陶云逵、羅常培等內地學者開始關注納西族歷史、語言、文字研究,納西族學者楊仲鴻、方國瑜、趙銀棠亦接踵于后進行多領域的探索,無論是其田 野調查、文物收藏,還是專題性的研究都成果迭出。在國外學者中,被譽為“西方納西學之父”的洛克以獨居納西族地區(qū)28年的傳奇經歷,以豐富的納西文物收藏與傳播,以深刻而全面的納西文化詮釋在納西學領域漸入佳境;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洛克在國際納西學界獨領風騷,并影響育成了歐、美、日等國的一批納西學新秀。這一時期,與之失去聯(lián)系的我國納西學界仍在踽踽前行,和志武、周汝誠、和發(fā)源等先生成為傳遞薪火的骨干力量;60年代至70年代末,盡管仍有雅納特、杰克遜等活躍于學界,但一代宗師洛克的去世使西方納西學跌入低谷,國內的納西學更是遭受浩劫,納西文化生態(tài)遭受全面破壞,這是納西學的全球性低迷時期;從80年代初至21世紀初年,納西學進入全面復興時期,《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的翻譯出版、國際納西學學會的成立、國際東巴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的舉辦等盛事都集中出現(xiàn)于這一時期。對納西學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學問這一問題,我已在《納西學發(fā)凡》一文中作過這樣的表述:“納西學,就是以納西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在實踐上,它貫穿古今;在空間上,它橫跨東西。它既包括對納西族的本體性研究,也包含這種研究本身。就前者而言,有關納西族的生存環(huán)境、存在歷史、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組織制度、藝術創(chuàng)造、技術成就等都無不納入其視野之中;就后者而言,有關納西族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學者與成果、歷史與活動、機構與組織都囊括于其內?!睂τ谶@一判斷,我至今認為比較科學、正確,它同時也被學術界所接受。因此,編纂這套納西學叢書的沖動之一,就是為了進一步為納西學立名、正名,并全面、系統(tǒng)展示納西學的內涵。當然,這只是就至今為止的情況而言,繼續(xù)豐富、發(fā)展它的使命已經歷史地落在后來學者的肩上。

作者簡介

  拉木嘎吐薩,學名石高峰,男,摩梭人,曾出版《夢幻瀘沽湖》、《摩梭女人》、《走進女兒國》、《摩梭達巴文化》等10余部書,曾獲中華文學基金會“莊重文文學獎”,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為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圖書目錄

一個放牧娃來到了科學院(代序)——一個牧童的學術自述
一種母系文化模式——摩梭制造與保留
瀘沽湖的誘惑與沖突——摩梭文化管窺
摩梭人不是元代蒙古人后裔——與王德祥、羅仁貴先生商榷
也談《“走婚制”之謎》——與王德祥、羅仁貴先生商榷
還摩梭人生活的本來面目——對某些反映摩梭人生活的文藝作品的批評
淺談達巴教的教義及宗教行為
達巴文化中的文學色彩及哲學意蘊
與靈界的對話——詩意的達巴 失語的邊緣——對一種研究現(xiàn)象的思考
另外的目光——《無父無夫的國度?》評議
社會轉型:文化的保護與開發(fā)——以摩梭社區(qū)為例
試論拉伯摩梭家庭與婚姻的變遷
云南摩梭人母系文化保護和開發(fā)現(xiàn)狀研究
文化多棱鏡中的摩梭
草根絕唱
三代摩梭女的婚戀紀實
和諧與躁動之間——對一個母系村落的觀察與思考
永寧鄉(xiāng)扎實摩梭母系文化和生態(tài)保護村(個案調查)
拉伯鄉(xiāng)拉伯達巴文化保護村 (行動計劃)
達巴:瀘沽湖最后的通靈者
瀘沽湖畔的末代土司夫人
西行,沿著祖先的趕馬路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