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電視逐漸成為當今最有影響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它涉及文化、宗教、愛情、死亡、戰(zhàn)爭等人類永恒的主題。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融,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及其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這是因為影視文化是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形象載體,是信息的集散地,是思想輿論的導向,是科學技術的傳播機。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影藝術始終不夠發(fā)達。盡管我們目不暇接地看了成百上千部外國電影,但依然沒有發(fā)展出以影像語言書寫靈魂的自覺意識與行為能力?!翱嘈墓略劇L雨飄搖”也許就是中國電影發(fā)展艱難歷程的真實寫照吧。一百年來,中國人艱難地打造電影文化,似千里行駛的夜航舟一樣,一路逆流而上,在世界娛樂大潮之中,努力前行。影視鑒賞課是從文學、社會學、美學角度出發(fā)研究影視藝術,于零星的無規(guī)則的現實表現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幅現實生活的圖畫,并為其展現了一個或真實或虛假的客觀世界,從而使學生了解影視表現是怎樣的一門藝術。這門課程既體現了電影、電視美學的獨特藝術成分,又體現了電影、電視與文學、社會、歷史相通的美學特質。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部要求各類高校為廣大在校生開設影視鑒賞課程,以便于學生開闊視野,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的精粹,提高文化素養(yǎng),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提高藝術修養(yǎng)。這本影視鑒賞教材力圖在教學實踐中將影視語言及其表現形式與文化結合,通過對影視作品的分析以及對電影流派、代表人、代表作、產生背景的介紹,使學生真正懂得怎樣欣賞電影、電視,更好地學習、了解影視藝術,于輕松的欣賞中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