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對象和范圍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代以前《論語》詮釋概述
第一節(jié) 先秦兩漢時期:《論語》學的初步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魏晉時期:《論語》學的新變
第三節(jié) 隋唐時期:從低谷到復蘇
第四節(jié) 宋明時期:《論語》學的高峰
第三章 清初的《論語》詮釋:正統與異端的撞擊
第一節(jié) 理學名家的《論語》詮釋
一 李光地:尊奉程朱彌縫為主
二 宋在詩:切身實用對舉互參
第二節(jié) 異端的詰問
一 毛奇齡:旁采考訂以相詰難
二 王夫之:從哲學高度清算理學
三 李塨:崇尚習行微易其辭
第三節(jié) 顧炎武:反對空言開啟考據新風
第四章 乾嘉時期的《論語》詮釋:統一與多元之格局
第一節(jié) 樸學家之《論語》考證
一 江永:根諸注疏務求精核
二 惠棟:尊古崇漢好古嗜博
三 江聲:識字辨義獨創(chuàng)新解
四 徐養(yǎng)原:重視訓詁考訂魯論
第二節(jié) 漢宋兼采派之《論語》詮釋
一 程廷祚:持論見大探求本指
二 趙良猷:取參眾注《論語注參》
第三節(jié) 樸學家之《論語》義理詮釋
一 阮元:建構孔子仁學體系
二 焦循:兼采貫通證實運虛
第四節(jié) 清代的《論語》新箋注
一 梁廷楠:畢取漢唐古說與宋儒相發(fā)明
二 劉寶楠:《論語》研究的集大成者
第五章 晚清時期的《論語》詮釋:新變與衰退之態(tài)勢
第一節(jié) 今文派《論語》詮釋之興起
一 劉逢祿:視域獨特引領新風
二 宋翔鳳:《論語說義》正誼明道
三 戴望:推劉宋所未備析《論語》之義理
四 康有為:張孔學大道繪改制藍圖
第二節(jié) 考據派《論語》詮釋之余波
一 桂文燦:證其所長考其所短
二 馮登府:考證異文翔實深廣
第三節(jié) 《論語》傳注和輯佚之作
一 俞樾:擇古注之善正朱注之誤
二 王闿運:采集諸注間下己意
第六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清代《論語》詮釋的反思路徑
一 清算宋學
二 崇尚實學
三 排斥佛老
第二節(jié) 清代《論語》詮釋的繁榮和發(fā)展
一 信古崇漢
二 實事求是
三 發(fā)揚光大
第三節(jié) 清代《論語》詮釋的轉型與超越
一 倡導公羊學
二 發(fā)展今文學
三 援西學入儒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