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shù)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shù)
小說
外國小說
贖金
贖金
定 價:
¥21.50
作 者:
(美國)丹妮爾·斯蒂爾 著;袁霞 譯
出版社:
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譯林》精選
標 簽:
美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18.90)
當當網(wǎng) (¥14.00)
ISBN:
9787544701297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61 pages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綁匪:“你得花整整1億美元來買你兒子回家的車票……”女性筆下的暴力,殘酷血色背后的情感糾結(jié)與人性掙扎作者丹妮爾·斯蒂爾為當今美國最具價值作家,與斯蒂芬·金齊名2002年榮獲法國“藝術(shù)文學騎士”稱號,多部作品獲“金球獎”提名坐了4年牢出來后,彼得已一無所有。走投無路之際,彼得找到了暗地里做不法生意的大亨艾迪森。艾迪森丄因為投資失敗,負債累累而焦慮不安,他急需一筆巨款來填補虧空;彼得的到來,引發(fā)了他蓄謀已久的一樁綁架計劃。他要挾彼得去策劃、綁架億萬富翁艾倫的孩子以換得1億美元的贖金。彼得找到了在獄中認識的殺人犯沃特斯。沃特斯罪行累累,在獄中呆了24年,他是和彼得同一天出獄的。沃特斯又聯(lián)合同是坐過牢的斯達克和弗里,一起驚天綁架案就此上演……
作者簡介
丹妮爾•斯蒂爾(Danielle Steel),1947年8月生于紐約,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已通過28種語言被譯介到47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行總量更是一個驚人的天文數(shù)字——5.3億冊。從1981年開始,斯蒂爾的作品就一直牢牢占據(jù)《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1989年,憑借至少一本在《時代》暢銷書排行榜連續(xù)上榜381周的空前紀錄,她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斯蒂爾已有21部小說被拍成電影劇,其中兩部甚至獲得了“金球獎”的提名。2002年,法國政府授予斯蒂爾最富盛譽的“藝術(shù)文學騎士勛章”,以表彰她對世界文化的卓越貢獻。
圖書目錄
前言
丹妮爾.斯蒂爾也寫驚險小說了么?可不是!一位硅谷英豪的遺孀為了維護因公司倒閉而自殺的丈夫的聲譽,遲遲不愿把這個IT神話的幻滅公之于眾,而是忍受著巨大的壓力帶著三個孩子艱難生活。然而芙南達,這位既柔弱又堅強的女子卻不知一只貪婪兇殘的惡狼正向她虎視眈眈:她的小兒子遭到了綁架,綁匪在不知其夫已破產(chǎn)的情況下勒索一億美元。于是正義的一方芙南達一家、警局的李探長,與邪惡的勢力主謀艾迪森、打手沃特斯等人,以及在正邪之間飄搖不定的摩根圍繞著一個孩子的生命和一筆不存在的巨款展開了殊死搏斗,最終的結(jié)局當然也不會讓疾惡如仇的讀者失望……
按說是很驚險了綁匪的精心策劃、警方的嚴密布控;槍林彈雨中橫飛的血肉、危機四伏里曙光的乍現(xiàn),然而有些習慣了在《二十四小時》那樣的情節(jié)中透不過氣來的驚險故事迷也許會覺得不過癮:就這樣了?到底是丹妮爾.斯蒂爾嘛,少了點鋼鐵的硬冷,多了些言情的黏稠哦!
我想,這樣的評價并不算不公正:斯蒂爾以寫情見長,而這個“情”可是“情感”的“情”。但《贖金》究竟過不過癮,這得取決于讀者的期待視野。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種單純而刺激的驚悚、武斗、高科技的演示以及推理的嚴絲合縫,那么這部小說的確不算是重量級的;要是你喜歡的是對人物性情玩味,對其心理的研究或者是對情感的細膩描寫的體悟,那么小說帶給你的肯定是驚喜和享受。作為譯者一個不得不平心靜氣地推敲作者的每一絲想法的讀者我更傾向于把這本書視為一場有著驚險小說框架的情感戲,一個用溫馨來調(diào)和緊張,以人性戰(zhàn)勝暴力的另類“重案”故事。我甚至覺得斯蒂爾的行文節(jié)奏始終相當舒緩。她也許存心不把情節(jié)安排得太緊迫,好讓讀者有時間分析每個角色的各個方面。然而它的確又是個驚險故事,只是那種種懸疑是由人物的性格營造的。
在人物的刻畫中,芙南達、泰德.李和彼得.摩根無疑是最能打動讀者的。芙南達是那種特別讓讀者覺得可以親近的女性。她很美,卻不是那種光艷照人的類型,在李警探的眼里她“極為普通,很隨和”,是“穿牛仔服光腳丫的漂亮女人”。她對亡夫的哀痛,對子女的摯愛,對警員的友善,對李警探的戀情的滋長,都使我們覺得這個女人散發(fā)出一種素樸自然,讓人能觸到、觸到后又感覺親切舒適的美。斯蒂爾并不避諱寫她脆弱的一面。她在消沉的日子里每晚以淚洗面,開車屢闖紅燈甚至險些撞倒路人。這一切都在表明沉重的生活與精神壓力使她瀕臨崩潰。不過這個外形柔弱嬌小的女人終于沒有讓脆弱成為自己的名字。她在漫長的煎熬中一直沒有垮掉,特別是在贖金案發(fā)后,她協(xié)助警察堅持到了最后的勝利。這其中李警探當然給了她許多寶貴的幫助,不過她的深沉的母愛始終是支撐她的強大力量。我們從她身上看到的是一種柔韌而成熟的女性的美。另外,芙南達從來沒有對金錢著迷過。無論是丈夫發(fā)跡發(fā)財?shù)臅r候,還是他破產(chǎn)自殺的時候,左右她精神狀態(tài)的都不是錢。財富的驟增和銳減都只在她心頭留下淡淡的痕跡。真正能夠打擊她的是親人的失去,最終使她重獲新生和幸福的仍然也是愛。我們又從她那兒感受到了內(nèi)在而純粹的美,唯美的美。
可以說正是這場災變將芙南達的內(nèi)在魅力煥發(fā)了出來,而有著優(yōu)秀警察銳利目光的泰德.李也有一雙辨識美麗的慧眼。李是一位忠于職守、經(jīng)驗豐富的探長,特別是他有著一流的第六感,憑著多年警探工作練就的嗅覺,他及時發(fā)現(xiàn)了艾迪森等人的圖謀,而當他以這種直覺邂逅芙南達時,立刻就領(lǐng)略到了后者的迷人之處。他為她所深深吸引,可是富有節(jié)制的他只是默默地欣賞她并給予她幫助。他不能允許自己愛上她,可是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對芙南達(以及對我們讀者)而言也有很多可愛之處:正直,親切,有力,冷靜,兼有警察的果敢和父親的慈愛。他出身寒微,自覺與芙南達處于兩個世界;更使他裹足不前的是他已有家室,雖然孩子早已長大獨立,他和妻子的婚姻也早已名存實亡。在他身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執(zhí)守,這雖然使他對待芙南達有些優(yōu)柔寡斷如果不是妻子最終提出分手,他也許就永遠把對芙南達的感情深藏起來了但是那種認真和忠誠的品質(zhì)仍然令讀者尊敬。的確,這個人物的確讓人有些懷舊,尤其是他的華裔血統(tǒng),也許更能讓我們中國讀者感到親切甚至自豪。作者雖然沒有點明,但我們確實能感受到中國文化在他身上所發(fā)揮的影響。
顯然,一般流行小說中“英雄救美”模式在芙南達與李的關(guān)系中有了相當?shù)淖儺悾覀儾⒎菃渭円驗槊廊说拿榔G和英雄的雄壯而感到滿足。使我們受到觸動的是男女主人公那種有著瑕疵的美,而也許正是這種更接近普通人的氣質(zhì)使他們更有濃郁的人情味,更真實,離我們也更近,這也許是當代文學“修正”或“顛覆”風尚的一種表現(xiàn)吧。第三個值得關(guān)注的人物便是彼得.摩根了。應該說他是一個最為矛盾、復雜的人物,也是他最后決定了較量雙方的勝負。彼得曾有著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和家庭,也不乏友善和愛心,然而他心中總是有股反社會的力量使他誤入歧途,于是他從華爾街當紅經(jīng)紀人蛻變?yōu)槎矩?,最終淪為階下囚。當他因表現(xiàn)優(yōu)秀得到獲釋,決心重新做人時,一不小心又上了艾迪森的圈套,卷入了這起綁架案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認為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大概多少受了德萊塞“自然主義”的影響彼得童年的不幸以及他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漠在他潛意識里埋下了反社會的種子,或者說他的沉淪也要部分地歸咎于這個物質(zhì)社會對人情與善的排擠。另一個佐證是彼得出獄后,社會并沒有給予他多少寬容,這促使了他以及其他幾個假釋人員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彼得這個人物很難像芙南達或艾迪森那樣被輕易地歸類為善的或惡的。不過彼得的故事也并不完全是自然主義式的“美國悲劇”,斯蒂爾也通過這個人物揭示人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出錯機制”,我們得時時警惕“惡”的抬頭。當然最終,彼得受到了芙南達的感染,作為綁架案主謀之一的他竟然成了警方的線人和內(nèi)應,于是人性的光輝取得了勝利,他也以生命為代價得到了人們的認同。
總之,斯蒂爾不論是刻畫芙南達、李還是彼得,都在渲染一種人情美;不論是描寫母子情還是愛情,都強調(diào)高尚的情操在決定危機的化解乃至人生的道路上的關(guān)鍵作用。這樣看來,如果斯蒂爾在《贖金》中過分展示情節(jié)的驚心動魄,反倒是喧賓奪主了。即使作為一位以寫情見長的暢銷書作家,斯蒂爾也不得不為繼續(xù)抓牢她忠實的讀者而尋求創(chuàng)新和突破,這部小說便體現(xiàn)出這一點。它的特色就在于以動作戲來演生活秀,以惡性案件來展現(xiàn)真摯的情感,以驚險的故事來譜寫人性之美。
本目錄推薦
01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01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02
回到那一天
02
回到那一天
03
布魯克林有棵樹
03
布魯克林有棵樹
04
愛與傷害
04
愛與傷害
05
看不見的人
05
看不見的人
06
二十四只瞳
06
二十四只瞳
07
在斯萬家那邊
07
在斯萬家那邊
08
十年一夢
08
十年一夢
09
布魯克林有棵樹
09
布魯克林有棵樹
10
拉維洛的織匠馬南
10
拉維洛的織匠馬南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