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史探故
宋金雜劇在南戲和明傳奇中的遺存
《琵琶記》論考
《南村輟耕錄》的戲劇史文獻價值
釋“逢場作戲”
溧水縣正顯廟碑與祭神演劇
一位少為人知的戲劇家
——陳完和他的戲劇
徽州戲曲家補述
明清文化人與昆曲的文化品格
清末昆劇藝人的傳承和生活狀況
清代晚期宮中弋腔劇目
中國古代戲曲與“龍”
關于李漁研究的一個話題
——《無聲戲》與劉正宗、張縉彥案
湯學之頁
湯顯祖的兩篇佚文
——湯顯祖佚文拾零之一
《彭比部集序》與彭輅其人
——湯顯祖佚文拾零之二
說《皆春園集敘》
——湯顯祖佚文拾零之三
湯顯祖與沈思孝的文字交
——湯顯祖佚文拾零之四
湯顯祖的《青蓮閣集序》
——湯顯祖佚文拾零之五
精神的撫慰
——湯顯祖佚文拾零之六
20世紀《牡丹亭》研究概述
《牡丹亭》演出小史
《牡丹亭》的折子戲
新亮點,新突破
——青春版《牡丹亭》首演觀感
漫說花神
《才子牡丹亭》:古代戲曲第一奇評
《才子牡丹亭》的歷史意蘊
《才子牡丹亭》對理學賢文的哲學、歷史和文學批判
古劇續(xù)說
“下場頭一場春夢”
——說《紅梅記·恣宴》
“漁陽鼙鼓動地來”
——說《長生殿·驚變》
“劍光落處血似濤”
——說《一捧雪·代戮》
“弓蛇杯影強追求”
——說《一捧雪·勘首》
“鋼刀上冤仇報雪”
——說《一捧雪·誅奸》
“迷離慘淡西風吊”
——說《一捧雪·哭瘞》
“戴頂紗帽且風光”
——說《人獸關·癡擬》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