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美食飲食文化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

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

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

定 價:¥30.00

作 者: 張景明
出版社: 開明文教出版社
叢編項: 考古新視野叢書
標 簽: 飲食文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1019922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 363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北方草原地區(qū),在歷史上先后有山戎、東胡、匈奴、丁零、鮮卑、烏桓、柔然、突厥、回紇、契丹、黨項、蒙古等游牧民族在這里生息,諸民族幾經更替,興衰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游牧文化不僅直接影響了中國的中原地區(qū)、南方地區(qū),而且遠至朝鮮半島、日本群島、西伯利亞、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qū)。與此同時,這些地區(qū)的文化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相互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更加促進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飲食文化,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的行為,以食為準則,有諺曰“民以食為天”,正說明了飲食在人類社會發(fā)展歷史中的重要性。食物作為人類生存的第一條件,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發(fā)展過程中同樣起著很大的作用。飲食文化作為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涉及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領域,從其內涵可以了解到每一個民族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本書應用民族學、人類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北方游牧民族食生產和食生活以及相關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研究,是飲食文化領域專題研究的一個成果。在方法上,應用了最基礎的民族學田野調查的方法,結合歷史文獻分析法、跨學科綜合分析法,突出了歷時性和共時性相結合的方法。當然,還應用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學的理論,站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飲食文化作綜合的研究。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飲食文化,主要反映在生計方式、飲食結構、飲食器形、社會功能、藝術表現(xiàn)、飲食階層、飲食交流、飲食衛(wèi)生、飲食保健、飲食理論等方面,因最初就形成與其他地區(qū)不同的文化內涵,所以其文化特征具有很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飲食文化雖然是多學科交叉滲透研究的對象,但也是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的重點。創(chuàng)建飲食人類學或飲食民族學學科,作為人類學或民族學的分支,更能系統(tǒng)地研究一個民族或群體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飲食文化及相關現(xiàn)象。

作者簡介

  張景明,男,1966年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涼城縣,民族學博士。現(xiàn)為大連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藝術學學科帶頭人,遼寧省優(yōu)勢特色重點學科專門史中國文化史方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客座教授、浙江工商大學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遼寧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擔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服飾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博物館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設計產業(yè)協(xié)會專家組顧問、內蒙古草原文化研究會理事等。研究方向為藝術人類學、藝術考古學、民族文化學、飲食人類學。發(fā)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或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等科研項目10項,獲得省市級科研獎勵15項。代表作有《中國北方草原古代金銀器》、《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

圖書目錄

序 徐萬邦
緒論
第一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定位
 第一節(jié) 飲食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物質文化的內涵
  二精神文化的內涵
 第二節(jié)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地位
  一 中國飲食文化的區(qū)域劃分
  二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地位
 第三節(jié) 飲食文化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一 飲食文化與諸學科的關系
  二 飲食民族學的提法
第二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與草原生態(tài)
 第一節(jié) 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形成與游牧式飲食文化的出現(xiàn)
  一 原始時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二 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形成
  三 游牧式飲食文化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范式
  一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范式
  二 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遷對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影響
第三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與生計方式
 第一節(jié) 生計方式中的經濟類型
  一 牧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脈絡
  二 采集、漁獵經濟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
  三 農業(yè)經濟在主營牧業(yè)民族中的作用
  四 手工業(yè)經濟開發(fā)的狀況
 第二節(jié) 飲食結構與飲食風味
  一 飲食結構
  二 飲食結構與進食方式的演變
  三 飲食風味
 第三節(jié) 飲食制作
第四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器的分類
 第一節(jié) 東胡系民族的飲食器
  一 山戎、東胡的飲食器
  二 烏桓、鮮卑的飲食器
  三 契丹的飲食器
  四 蒙古族的飲食器
 第二節(jié) 匈奴系民族的飲食器
 第三節(jié) 突厥系民族的飲食器
  一 突厥的飲食器
  二 回紇的飲食器
 第四節(jié) 黨項的飲食器
第五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與政策軍略
 第一節(jié) 飲食與相關政策
  一 飲食與牧業(yè)政策
  二 飲食與漁獵政策
  三 飲食與農業(yè)政策
  四 飲食與手工業(yè)政策
 第二節(jié) 飲食與軍事行動
  一 征服草原的軍事行動與飲食來源
  二 南入中原的軍事行動與飲食來源
第六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與居住及衛(wèi)生保健
 第一節(jié) 飲食與居住保藏
  一 飲食與傳統(tǒng)的居住形式
  二 飲食與保藏形式
  三 居住形式的變遷對飲食團體和飲食方式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飲食與人口及衛(wèi)生保健
  一 飲食與人口
  二 飲食與衛(wèi)生保健
第七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jié) 飲食與人生禮俗
  一 飲食與降生禮俗
  二 飲食與生日、成人禮俗
  三 飲食與結婚禮俗
  四 飲食與喪葬禮俗
 第二節(jié) 飲食與人際交往
  一 飲食與人際中的身份、地位
  二 飲食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第三節(jié) 飲食與歲時節(jié)慶
  一 飲食與時令節(jié)日
  二 飲食與宗教祭祀節(jié)日
  三 飲食與生產節(jié)日
  四 飲食與娛樂節(jié)日
 第四節(jié) 飲食與宗教禮儀
  一 飲食與原始宗教禮儀
  二 飲食與佛教禮儀
  三 飲食與其他宗教禮儀
  四 飲食禁忌
第八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與藝術
 第一節(jié) 飲食與藝術創(chuàng)作
  一飲食器的造型藝術
  二 烹飪藝術
  三 宴飲藝術
 第二節(jié) 飲食與藝術表現(xiàn)
  一 飲食與繪畫
  二 飲食與文學作品
  三 飲食與音樂、舞蹈
第九章 北方游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層次性與交流
 第一節(jié) 飲食文化的層次性
  一 上層社會的飲食文化
  二 中層社會的飲食文化
  三 下層社會的飲食文化
 第二節(jié) 飲食文化的交流
  一 與中原地區(qū)的交流
  二 與周邊民族的交流
  三 與世界各國的交流
第十章 北方游牧民族的飲食理論
 第一節(jié)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飲食理論
  一 飲食理論的初期發(fā)展
  二 飲食理論的逐步完善
 第二節(jié) 近現(xiàn)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飲食理論
  一 溫飽型理論
  二 營養(yǎng)型理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