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為(1922-2005年),上海松江人,上海博物館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39年考入國立藝專西洋畫系,除藝專的學業(yè)外,兼讀于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1946年發(fā)表《石濤畫語錄窺探》一文于《申報》“學燈”。1947年與清華大學鄧以蟄教授商榷畫理發(fā)表《因畫理探微略抒我見》論文于《哲學評論》。解放后進上海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后調上海市文化局,負責美術作品評審工作。1954年調上海博物館工作。他主編的《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一書,對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工作,起著重要的工具書作用。他的專著《中國繪畫史》,于2005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他專著和書畫論文,及其編著的畫冊作品散見于國內外。他的書畫作品,曾于1993年在上海美術館和深圳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并于1999年編入《上海22家油畫作品集》。鄭為喜愛古文化的研究,對古陶瓷研究尤為喜愛。20世紀50年代,即參加上海馬橋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的第一次發(fā)掘,在同一時期,他和上海、浙江的專家們一起踏勘了浙江曹娥江兩岸等地區(qū)的古窯址。他的《中國彩陶藝術》于1985年分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臺灣東華書局相繼出版,1998年發(fā)表論文《法門寺前談秘色》于臺灣《故宮文物》月刊第1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