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8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休謨在認識論、倫理學、政治學、宗教、美學等廣闊的領域,都有自己獨到的創(chuàng)見。倫理學是休謨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休謨倫理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把握西方倫理思想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一般認為,近代之前在倫理學領域占主流地位的是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傳統(tǒng)德性倫理學,近代之后以道義論和功利論為內容的規(guī)范倫理學替代了傳統(tǒng)德性倫理學的主流地位。休謨生活在近代社會初期,伴隨著社會生活領域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變化,這一時期的倫理學范式也面臨著由傳統(tǒng)向近代的轉型。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沖突,體現為休謨倫理學中相互纏結的各種矛盾。從休謨的倫理思想中,我們既能發(fā)現傳統(tǒng)倫理學的痕跡,又能窺見近代倫理學的端倪。他的倫理學探究為功利論和道義論倫理學提供了思想資料。并且,無論是就其發(fā)展淵源來說,還是就理學方法的變革來說,休謨倫理學都堪稱20世紀西方元倫理學的先聲。因此,研究休謨倫理學有其理論意義。正如休謨研究專家斯特德所說:“對于休謨問題的討論,以及對于出現在本世紀哲學中的由它們派生出的那些問題的討論,如果作一番透徹的指導性說明,那幾乎也就是詳盡無遺地表示出了本世紀的哲學?!毙葜儌惱韺W在西方倫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書把休謨倫理思想的特征概括為四個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現為理性輔助下的情感論;在道德的基礎上,表現為環(huán)境影響下的人性決定論;在道德評價的依據上,表現為溫和動機論:在道德價值的標準上,表現為規(guī)則功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