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工藝美術陶人心語:當代日本名窯十二講

陶人心語:當代日本名窯十二講

陶人心語:當代日本名窯十二講

定 價:¥45.00

作 者: 吳光榮
出版社: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科教材叢書
標 簽: 基礎教材與教程

ISBN: 9787810837057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5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陶人心語:當代日本名窯十二講》重點介紹了較為著名的窯口和比較有代表的傳統(tǒng)陶藝家,講述了他們各自對日本傳統(tǒng)陶藝的認知、源流、傳承與發(fā)展,以及今天傳統(tǒng)陶藝生產(chǎn)的現(xiàn)狀。并從制陶原料、成型、釉藥、裝飾、窯爐、燒成、觀念等諸多方面,強調(diào)了日本傳統(tǒng)陶藝以及各自的特點。書中對于日本傳統(tǒng)陶藝的各個方面,有非常細膩的描述和對傳統(tǒng)陶藝依依不舍的眷戀以及滲透到今日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自豪,也有對現(xiàn)代陶藝的精彩看法。

作者簡介

  吳光榮,1961年出生于安徽淮南,1989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1992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美術史。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講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從事陶瓷史、工藝史研究及陶藝創(chuàng)作,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多件陶藝作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及國外一些機構收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唐津
(一)唐津之源流拍坯成型
(二)唐津的窯爐
(三)泥料的特征與成型
(四)唐津的彩繪
(五)唐津的釉藥
(六)我的陶藝觀
第二章 志野
(一)窯場篇
(二)志野陶制作與實踐
第三章 織部
(一)織部陶的種類與特征
(二)織部陶的技法
第四章 備前
(一)從山土到田泥
(二)泥的話題
(三)窯爐(穴窯和階級窯)
(四)窯變帶來的趣味性
(五)我的理想
第五章 信樂
(一)從農(nóng)雜器到茶道具
(二)信樂之土
(三)信樂的造型
(四)信樂陶的燒成特色
第六章 朱泥
(一)?;闹炷嗖鑹?br />(二)朱泥壺的技法
(三)茶壺和煎茶
第七章 九谷
(一)古九谷的起源
(二)九谷陶瓷的技法及其特征
(三)我的九谷瓷
第八章 越前
(一)遷往越前陶藝村之前
(二)越前古窯
(三)我的陶罐創(chuàng)作
(四)灰釉陶之美
第九章 丹波
(一)學習陶藝
(二)戰(zhàn)后的丹波
(三)丹波的特技
(四)丹波的釉
(五)丹波的泥料
(六)丹波的窯
(七)丹波的制品
(八)丹波不需要“陶藝家”
第十章 伊萬里
(一)復興古伊萬里瓷的夢想
(二)伊萬里瓷的歷史
(三)以再現(xiàn)古伊萬里瓷為目標
(四)關于我的作品
第十一章 ?;?br />(一)常滑陶的歷史
(二)?;盏募挤?br />(三)常滑陶工的生活
第十二章 伊賀
(一)伊賀陶的起源
(二)古代的伊賀和信樂
(三)伊賀的山土直接用作陶罐、淘洗后用作茶陶
(四)好黏土難以入手,懷念過去的保護政策
(五)冠以簡井、藤堂、遠州之名的伊賀茶陶
(六)伊賀的有耳造型源自中國青銅器
(七)古伊賀陶的底足
(八)刮片紋
(九)蹲、鬼桶變成水指旅枕變成花插
(十)伊賀的釉
(十一)伊賀的七度燒
(十二)伊賀陶的“焦灼”是最靠火口的器物
(十三)水指蓋的燒成難度
(十四)伊賀的“火色”是真的火色
(十五)我與伊賀陶
(十六)創(chuàng)作抽象畫的陶板
(十七)伊賀陶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十八)陶藝家的定位
作者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