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1835—1910)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是筆名,他原名是塞繆爾·朗荷恩·克列門斯,生于密蘇里州的佛羅里達。父親是一名鄉(xiāng)村律師,家中生活拮據。12歲時父親去世,他開始自謀生計,先后當過報童、印刷所學徒、排字工、水手和舵手,所以他的創(chuàng)作具有堅實的生活基礎。26歲時,他當上了記者,并采用馬克·吐溫這個筆名發(fā)表作品。他的創(chuàng)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作品表現(xiàn)了對美國民主所存的幻想,以短篇為主,幽默與諷刺結合,批判不足,作品有《競選州長》《高爾斯的朋友再度出洋》等;中期以長篇小說為主,諷刺性加強,重要作品有《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王子與貧兒》等;后期作品則由幽默諷刺轉到憤怒的揭發(fā)、譴責、甚至有悲觀的情緒,主要作品有《游記》《給范斯頓將軍辯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