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傀儡幼帝 朝不保夕
第一節(jié) 六歲登基 權歸二王
一、太宗猝卒 白黃旗主爭立
二、繼位為君 鄭睿二王輔政
第二節(jié) 九叔專權 少主危急
一、朝廷自居 多爾袞稱“皇父”
二、兄王冤死 親嫂被叔霸占
三、“太后下嫁” 額娘向誰訴苦
四、仰叔鼻息 幼君危如累卵
第二章 乾綱獨斷 欲創(chuàng)偉業(yè)
第一節(jié) 效法父祖 知難而進
一、內憂外患 御座飄搖動蕩
二、十四親政 胸懷凌云壯志
第二節(jié) 追罪睿王 除其黨羽
一、英王魯莽 拘禁問罪絞死
二、攝政“謀逆” 籍沒焚尸揚灰
第三節(jié) 大權獨攬 至尊無上
一、扶植親信 重用效忠之臣
二、抑王崇君 禁革王管部院
三、立后廢后 帝君無比威嚴
第三章 困境求存 減貢蠲稅
第一節(jié) 出多于入 歲缺巨餉
一、國庫如洗 財政異常困難
二、三年努力 窘況略有好轉
三、軍費激增 群臣籌銀無計
第二節(jié) “四海蒼生” “皆朕赤子”
一、水旱戰(zhàn)亂 兵民窮苦至極
二、免除加派 停筑避暑之城
三、革弊省費 蠲除龍碗御柑
四、數行大赦 多次減租免賦
五、取民有制頒行《賦役全書》
第四章 懲貪除霸 察吏安民
第一節(jié) 安民之本 首在懲貪
一、連下諭旨 痛斥貪官污吏
二、贓銀十兩 革職籍沒流徙
三、力排眾議 巡按停而復派
第二節(jié) 整肅法紀 迭罪婪臣
一、懲貪簡表 眾多墨員判罪
二、一督六撫 因貪革職籍沒
三、臬司凌遲 侍郎論斬監(jiān)候
四、徇情庇貪 四部堂官遭懲
五、總兵革職 欽差巡按梟首
第三節(jié) 誅殺巨惡 擒斬大奸
一、雷霆天威 黃膘李三梟斬
二、惡仆逞兇 公爺庇奴削爵
第五章 消滅南明平定五省
第一節(jié) “兩蹶名王” “天下震動”
一、桂林兵敗 定南王爺自殺
二、衡州中伏 敬謹親王被斬
三、撫剿兼施 洪承疇經略五省
四、調遣得宜 湖廣兩廣平定
五、攻守維谷 皇帝經略為難
第二節(jié) 乘機大舉 勢如破竹
一、天佑清室 “國主”、“秦王”歸順
二、三路會師 一年平定滇黔
三、斬草除根 定策窮追桂王
四、決策失誤 三藩貽禍無窮
第六章 江洋鏖戰(zhàn) 海內歸一
第一節(jié) 封公賜地 勸撫延平
一、抗清復明 國姓爺起兵海上
二、以撫為主 順治帝一再招降
第二節(jié) 江寧被圍 先敗后勝
一、黃梧歸降 封公晉職增兵
二、猛克鎮(zhèn)江 鄭軍包圍南都
三、驚憂交織 帝欲統(tǒng)軍親征
四、轉危為安 清軍大獲全勝
第七章 力排障礙 傾心漢化
第一節(jié) “首崇滿洲” 賜爵授官
一、擴大議政 分任軍政要職
二、敘功加恩 封授爵位世職
三、賞賜銀帛 撥給莊園包衣
第二節(jié) “滿漢一家”入閣拜相
一、屢幸內院 探討治國之道
二、開科取士 一再親考庶常
三、“丁酉之獄” 嚴革科場積弊
四、參預機要 重用飽學名士
五、間掌部印 提高漢官職權
第三節(jié) 南北黨爭 滿漢相斗
一、諫阻親迎 漢官之議獲勝
二、議處任珍 漢臣獲罪降罰
三、北相劾參 南黨領袖絞死
四、巡按派停 滿漢再次激爭
第四節(jié) 嚴行“逃人法” 設十三衙門
一、重懲“窩主” 千萬黎民喪生
二、襲明弊制 設立十三衙門
第八章 親蒙縻藏 反擊羅剎
第一節(jié) 世為天子 代代為王
一、特頒專敕 嘉慰漠南王公
二、北方屏障 蒙王為帝效勞
第二節(jié) 漠北蒙古 “九白年貢”
一、七月交兵 戰(zhàn)后多次議和
二、年年朝貢 三汗擁戴大君
第三節(jié) 達賴入朝 封授尊號
一、再三邀請 五世達賴進京
二、金印冊封 藏滿蒙漢皆利
第四節(jié) 羅剎入侵 清軍反擊
一、三次來“貢” 清俄初步聯系
二、兩軍激戰(zhàn) 驅走侵華俄兵
第九章 鐘情董妃 遺詔罪己
第一節(jié) 書畫雙妙 儒釋皆精
一、博古通今 中行紙上
二、“通玄教師” 指點天子迷津
三、“大覺禪師” 賜帝“行癡”法號
第二節(jié) 一見傾心 至死不渝
一、典禮極隆 董鄂氏冊為皇貴妃
二、盡改蕩習 世祖專寵董鄂妃
三、愛妃仙逝 順治帝悲痛欲絕
四、出家未遂 英君愁病歸天
第三節(jié) 自責十四大罪 四臣輔政
一、變更祖制 指定大臣輔政
二、嚴于律己 特頒引咎遺詔
三、蓋棺論定 “英俊天子癡情君”
附錄 順治皇帝福臨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