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四端與七情: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

四端與七情: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

四端與七情: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

定 價:¥49.80

作 者: (中國臺灣)李明輝 叢書主編:(中國臺灣)黃俊杰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標 簽: 倫理學

ISBN: 978756175888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2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四端與七情: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屬于比較哲學的工作,它涉及德國、中國與韓國的倫理學思考。第一、二章首先藉由梳理康德早期倫理學經(jīng)由席勒倫理學到現(xiàn)象學倫理學的發(fā)展過程及其內(nèi)在理路。此一發(fā)展涉及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我們對于道德價值的“領(lǐng)會”(Erfassung)究竟是什么性質(zhì)?此一問題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義,因此上述的思考為我們之探討中、韓儒學中的相關(guān)問題提供了極有用的參考架構(gòu)。在中國儒學的發(fā)展當中,《四端與七情: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選擇了南宋朱熹與湖湘學派關(guān)于“仁”的辯論(第三章),以及晚明劉宗周對於孟子的“四端”與《中庸》的“喜怒哀樂”之獨特詮釋(第四、五章)為探討個案。在韓國儒學的發(fā)展當中,《四端與七情:關(guān)于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則選擇了朝鮮儒者李退溪與奇高峰、李栗谷與成牛溪關(guān)於「四端」與「七情」的辯論(第六、七、八章)為探討個案。

作者簡介

  李明輝,原籍臺灣屏東,一九五三年出生于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學士,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其后獲得“德國學術(shù)交流服務處”(DAAD)獎學金,赴德國波恩大學進修,于一九八六年獲得該校哲學博士。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論:“四端七情”問題與德國倫理學之發(fā)展
第一章 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論與席勒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
一、康德的“自律倫理學”及其“道德情感”理論
二、席勒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與修正
三、康德對席勒的回應及這場爭論的意義
第二章 德國現(xiàn)象學倫理學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及其理論意涵
一、席勒與德國現(xiàn)象學倫理學
二、謝勒對康德“形式倫理學”的批判
三、謝勒的“情感先天主義”與“人格主義”
四、謝勒的價值倫理學對於“四端七情”問題的意義
第三章 朱子的《仁說》及其與湖湘學派的辯論
一、朱子的《仁說》與今本南軒《仁說》的作者問題
二、朱子與南軒所預設(shè)的不同義理方向
三、關(guān)於“以愛言仁”與“萬物與我為一”的討論
四、關(guān)於“以覺訓仁”的討論
第四章 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
一、蕺山之學的特色
二、蕺山之學非“氣本論”
三、朱子論理氣關(guān)系
四、劉蕺山對宋儒理氣觀的繼承與批判
五、對“情欲解放”論述之商榷
六、劉蕺山論理氣關(guān)系與心之地位
七、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
第五章 劉蕺山思想中的“情”
一、問題之提出及其背景
二、蕺山對朱子性情觀之批判
三、蕺山論《孟子》與《中庸》之關(guān)系
四、蕺山論喜怒哀樂與七情
五、蕺山“情”論之哲學意義
第六章 李退溪與奇高峰關(guān)於四端七情之辯論
一、“四七之辯”的思想史背景
二、退溪、高峰“四七之辯”的緣起與經(jīng)過
三、退溪與高峰的理論預設(shè)與詮釋角度
四、退溪、高峰“四七之辯”的哲學意義
第七章 李栗谷與成牛溪關(guān)於四端七情之辯論
一、栗谷、牛溪“四七之辯”的緣起與思想背景
二、牛溪對於退溪“四七論”之繼承
三、栗谷對於朱子理氣論之繼承
四、栗谷對退溪“理氣互發(fā)”說的批判
五、栗谷的“理通氣局”之說
六、栗谷與牛溪關(guān)於“理氣互發(fā)”的爭辯
七、退溪與栗谷在“四端、七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
第八章 李退溪與王陽明 317
一、退溪對陽明學的批判與陽明學在韓國的地位
二、退溪對陽明“心即理”說的批判
三、退溪對陽明“知行合一”說的批判
四、退溪與陽明:對手抑或同道?
結(jié)論:“四端七情”問題的哲學意義
一、“理”能否活動?──李退溪對朱子理氣論的詮釋
二、“四端七情”問題與比較倫理學
附錄一 張栻《仁說》
附錄二 退溪、高峰“四端七情”論辯資料選注
1) 《與奇明彥》
2) 《高峰上退溪四端七情說》
3) 《答奇明彥論四端七情第一書》
4) 《高峰答退溪論四端七情書》
5) 《答奇明彥論四端七情第二書》
6) 《高峰答退溪再論四端七情書》
7) 《答奇明彥論四端七情第三書》
8) 《退溪與高峰書》
9) 《高峰答退溪書》
10)《四端七情後說》
11) 《四端七情總論》
12) 《退溪答高峰書節(jié)略》
13) 《退溪答高峰書節(jié)略》
附錄三 栗谷、牛溪“四端七情”論辯資料選注
1) 《與栗谷論理氣第一書》
2) 《答成浩原壬申》
3) 《與栗谷論理氣第二書》
4) 《答成浩原壬申》
5) 《答成浩原》
6) 《與栗谷論理氣第四書》
7) 《答成浩原》
8) 《與栗谷論理氣第五書》
9) 《答成浩原》
10) 《與栗谷論理氣第六書》
11) 《答成浩原》
12) 《答成浩原》
13) 《答成浩原》
14) 《與成浩原》
15) 《圣學輯要?修己第二?窮理第四》
16) 《答安應休》
參考書目
中日韓人名索引
西方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