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

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

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

定 價:¥34.80

作 者: (中國臺灣)鄭吉雄 叢書主編:(中國臺灣)黃俊杰 編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標 簽: 中國古代哲學

ISBN: 9787561758786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1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東亞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為主題,共有四個主題。主題一“經(jīng)學運動與思想視界”收錄了劉智鵬《費密與清代經(jīng)典詮釋的論爭》、鄭吉雄《戴震氣論與漢儒元氣論的歧異》、伍安祖《抉發(fā)經(jīng)典:作為本體宇宙呈現(xiàn)的文本意義》、周啟榮《明末清初的訓詁學、文獻考證與經(jīng)典研究》四篇論文。主題二“清儒的文獻研究”共收錄詹海云《全祖望研究的一個側(cè)面──談全祖望詩文集整理的文獻價值及其所反映的清代學術現(xiàn)象》、王基倫《焦循手批《柳文》的評點學意義探究》、彭林《論清人的《考工記》研究──以《輪人》為例》三篇論文。主題三“中日儒學的交涉”收錄水上雅晴《近藤重藏與清朝乾嘉期學者的??睂W》和徐興慶《朱舜水對東亞儒學發(fā)展定位的再詮釋》二篇論文。主題四“儒學在朝鮮的發(fā)展”共收錄李光虎《從“圣學十圖”看退溪李滉的圣學觀》、孫叡徹《丁若鏞治《大學》的幾個特點》、崔一凡《《東儒學桉》所見之韓國儒學的學派及其思想特徵》、陳祖武《《李朝實錄》所見乾嘉年間中朝兩國之文獻與學術》四篇論文。全書共收論文十三篇。本書的編輯旨趣,在于強調(diào)東亞儒學思想的研究,必須與東亞儒學文獻研究同時并進、相須 互用。綜而言之,本書涵括了中、日、韓近世儒學課題,涉及板本目錄學、思想史、經(jīng)學、儒學史、經(jīng)典詮釋學等幾個重要的領域,撰著人則包括了來自臺灣、香港、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和美國的學者。從東亞的視域看,本書涵括的議題較豐富;而因為邀請對象分佈較廣,反映的觀點也較多元,但主要集中討論儒學“文獻”與“思想”的關係,是為本書比較突出的特色。

作者簡介

  鄭吉雄,廣東省中山縣人,一九六○年生于香港。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1986)、碩士(1990)、博士(1996)。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新加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研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訪問學人?,F(xiàn)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研究范圍主要為《易》學、經(jīng)典詮釋理論、清代學術思想、中國思想史。著有:《戴東原經(jīng)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2008)、《易圖象與易詮釋》(2004)、《王陽明——躬行實踐的儒者》(1990)等書,發(fā)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

圖書目錄

言 鄭吉雄
導言 鄭吉雄
經(jīng)學運動與形上思維
費密與清代經(jīng)典詮釋的論爭 劉智鵬
戴震氣論與漢儒元氣論的歧異 鄭吉雄
抉發(fā)經(jīng)典:作為本體宇宙呈現(xiàn)的文本意義 伍安祖
清儒的文獻研究
全祖望研究的一個側(cè)面──談全祖望詩文集整理的文獻價值及其所反映的清代學術現(xiàn)象 詹海云
焦循手批《柳文》的評點學意義探究 王基倫
論清人的《考工記》研究──以〈輪人〉爲例 彭林
中日儒學的交涉
近藤重藏與清朝乾嘉期學者的??睂W 水上雅晴
朱舜水對東亞儒學發(fā)展定位的再詮釋 徐興慶
儒學在朝鮮的發(fā)展
從《圣學十圖》看退溪李滉的圣學觀 李光虎
丁若鏞治《大學》的幾個特點 孫叡徹
《東儒學桉》所見之韓國儒學的學派及其思想特徵 崔一凡
《李朝實錄》所見乾嘉年間中朝兩國之文獻與學術 陳祖武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名詞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