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銘泉,重慶市人,中醫(yī)藥膳教授,中國藥膳學創(chuàng)始人。彭教授從事藥膳科研工作近30年,其成就在于發(fā)掘了祖國食療這一瑰寶,使祖國醫(yī)學中零星的食療資料系統化、科學化、大眾化,為中國藥膳學科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填補了中醫(yī)學在食療方面的一些空白。多年來,他在國內有關報刊、雜志上發(fā)表藥膳論文300余篇,并出版了100多部專著。其中《中華飲食文庫》叢書中《中國藥膳大典》被評為國家重點圖書;《中國藥膳學》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大眾藥膳》獲西北、西南地區(qū)優(yōu)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一些圖書有版權輸出,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由日本株式會社永云社出版的《中國藥膳菜譜》(日文)、臺灣地區(qū)元氣齋出版社出版的《越吃越聰明——簡易美味藥膳》、臺灣地區(qū)文光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國藥膳學》、香港星輝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中老年保健藥膳》等書均成為暢銷書,深受讀者歡迎。廣東省經濟出版社在出版彭銘泉教授著《中國藥膳與食療精粹系列》書時,給予其極高的評價?!督夥跑妶蟆贰ⅰ督】祱蟆?、《工人日報》曾以“藥膳學的開拓者彭銘泉”、“藥膳專家彭銘泉”、彭銘泉成為藥膳專家為題,對其發(fā)掘祖國食療文化,創(chuàng)立中國藥膳學的事跡作了專題報道,多家權威媒體對其進行了專訪。他不僅著書立說,而且將藥膳理論應用于實踐。八十年代,他開辦了我國第一個藥膳餐廳——成都同仁堂藥膳餐廳,其制作的藥膳深受中外顧客歡迎。他的一些研究成果用于保健食品工業(yè)中,如排石飲、蟲草飲、雙鞭壯陽湯、蛇鞭口服液、枸杞酒等,部分產品銷往日本和我國香港地區(qū)。彭教授曾應邀赴日本、德國、法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學活動。他還接收日本、美國、韓國等十多個國家140余人為弟子,傳授中國藥膳的制作,將祖國藥膳文化傳播到海外,受到國際友人的贊譽。彭銘泉教授現為中國藥膳研究會理事、中國中醫(yī)學會藥膳專業(yè)委員會顧問、四川省保健協會副會長、中國藥膳協會成都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成都大學藥膳專業(yè)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