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史料典籍學津討原(共16冊)

學津討原(共16冊)

學津討原(共16冊)

定 價:¥1600.00

作 者: (清)張海鵬
出版社: 廣陵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史料典籍

ISBN: 9787806942314 出版時間: 2008-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共16冊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張海鵬,字若云,號子瑜,江蘇常熟人。諸生。治經(jīng)之暇,以剞劂為己任。勞樹棠稱其“積學儲寶。閉戶飲真,尤喜傳刻古書”,并“精于??薄?,洪亮吉稱其“嗜古若渴,家藏書至數(shù)十萬卷”,而又“校讎精審”。(均見本書序)先后匯刻了《學津討原》(一百七十余種,一千零四十三卷)、《墨海金壺》(一百十七種,七百五十八卷)、《借月山房匯鈔》(一百三十四種,三百一十二卷),又以《太平御覽》為類書冠,得影宋鈔本而詳加??保匦驴迹▍⒔尾ǖ染幹督K刻書》),從而成為知名的叢書編刻大家。清代以來,考據(jù)之學盛行,流風所及刻書業(yè),遂有一批嚴于選擇、精于??钡膮矔鴨柺馈8杉螌W者張海鵬,匯集大量前人著述,據(jù)明毛晉《津逮秘書》加以增刪,重新編訂,得一百七十七種,都是四庫著錄明代以前有關經(jīng)史實學、朝章典故、遣聞佚事或書畫譜錄可備考證之書。又廣泛搜求善本詳為校核。從劉勰《新論》“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翠不傳”之旨,而取名為“學津討原”。本書匯集了一大批極有學術、資料價值的古代文化要籍,堪稱研習古文化者不可不涉之津原?!秾W津討原》有嘉慶十年(一八○五)張氏照曠閣刊本、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上海商務印書館據(jù)張氏刊本影印本。我社此次出版即以張氏照曠閣本為主,又精選其它數(shù)十種叢書中之善本參人。

作者簡介

  張海鵬,字若云,號子瑜,江蘇常熟人。諸生。治經(jīng)之暇,以剞劂為己任。勞樹棠稱其"積學儲寶。閉戶飲真,尤喜傳刻古書",并"精于???,洪亮吉稱其"嗜古若渴,家藏書至數(shù)十萬卷",而又"校讎精審"。(均見本書序)先后匯刻了《學津討原》(一百七十余種,一千零四十三卷)、《墨海金壺》(一百十七種,七百五十八卷)、《借月山房匯鈔》(一百三十四種,三百一十二卷),又以《太平御覽》為類書冠,得影宋鈔本而詳加校勘,重新刊布(參江澄波等編著《江蘇刻書》),從而成為知名的叢書編刻大家。清代以來,考據(jù)之學盛行,流風所及刻書業(yè),遂有一批嚴于選擇、精于校勘的叢書問世。干嘉學者張海鵬,匯集大量前人著述,據(jù)明毛晉《津逮秘書》加以增刪,重新編訂,得一百七十七種,都是四庫著錄明代以前有關經(jīng)史實學、朝章典故、遣聞佚事或書畫譜錄可備考證之書。又廣泛搜求善本詳為校核。從劉勰《新論》"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翠不傳"之旨,而取名為"學津討原"。本書匯集了一大批極有學術、資料價值的古代文化要籍,堪稱研習古文化者不可不涉之津原。《學津討原》有嘉慶十年(一八○五)張氏照曠閣刊本、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上海商務印書館據(jù)張氏刊本影印本。我社此次出版即以張氏照曠閣本為主,又精選其它數(shù)十種叢書中之善本參人。

圖書目錄

學津討原:第一冊
出版說明
新編總目
學津討原序
學津討原序
學津討原序
凡例
同校姓氏
總目
總類 考據(jù)
考古編 十卷附載屈振鏞、張海鵬跋、四庫提要暨胡玉縉提
演敏露 十六卷附四庫提要、彭元瑞跋、余嘉錫提要辯證、胡玉縉提要補正
續(xù)演敏露 六卷
西溪叢語 三卷附四庫提要并胡玉縉提要補正
學齋占畢 四卷 附四庫全書提要、余嘉錫撰四庫提要辯證
封氏聞見記 十卷 附四庫提要、余嘉錫辯證
夢溪筆談 二十六卷附四庫提要并胡玉縉提要補正
宋景文公筆記三卷附四庫全書總目
學津討原:第二冊
總類 考據(jù)
芥隱筆記 一卷附四庫提要、胡玉縉提要補正
鼠璞 二卷附張海鵬跋、四庫提要及余嘉錫提要辯證
……
學津討原:第三冊
學津討原:第四冊
學津討原:第五冊
學津討原:第六冊
學津討原:第七冊
學津討原:第八冊
學津討原:第九冊
學津討原:第十冊
學津討原:第十一冊
學津討原:第十二冊
學津討原:第十三冊
學津討原:第十四冊
學津討原:第十五冊
學津討原:第十六冊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