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比較法在中國(2008年卷)

比較法在中國(2008年卷)

比較法在中國(2008年卷)

定 價:¥48.00

作 者: 劉兆興 主編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學理論

ISBN: 9787509702758 出版時間: 2008-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比較法在中國(2008年卷)》從中外比較的角度,全面觀察了世界主要國家的法典化過程,總結了我國自清末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制定法典的經驗得失,深入探討了法典與單行法、法典與判例、法典化思維與民族文化傳統(tǒng)等各種關系,提出了在我國法治建設中既要努力制定好的法典,又不要過分夸大法典作用的觀點。法典是大陸法系國家普遍而重要的法律形式,我國的法治建設也主要是沿著制定法典、完善法典的路線進行的。在當前國外[去法典化]思潮充斥的情況下,如何看待法典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侗容^法在中國(2008年卷)》視野廣闊,資料充實,既有理論和歷史的思考,又有立法司法制度的實踐考察,對人們認識法典問題有一定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劉兆興,男,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研究員、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法學研究所比較法研究室主任,現(xiàn)任中國比較法研究會秘書長、德國與歐共體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兩次獲得德國洪堡科學研究獎學金,并數(shù)次赴德,在科隆大學和慕尼黑大學的研究所從事德國公法的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法理學、比較法、德國法等。

圖書目錄

法典編纂的一般理論問題
 比較法視野下的法典編纂與解法典化
 對法典和法典化的幾點思考
 成文法和法典化:一種來自美國法的視角
 比較英美法反思法典化
 公法體系要以公民的公權利為本
 中國法典編纂發(fā)展歷程述論
對中國法典制定的思考
 反映、繼承與認同:中國民事立法本土資源利用的基本原理
 中國民事立法分步走向法典化問題探析
 民法典制定之法律適用角度的思考
 從法典編纂技術角度看未來民法典債法總則的設立
 中國民法法典化中消費者法與民法的體系選擇——自歐盟與德國私法現(xiàn)代化角度的考察
外國法典制定的經驗
 “水中之石”——普通法傳統(tǒng)中的美國法典化
 印度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法典化運動
 日本行政法法典化爭論研究——兼論我國行政程序法典化之模式
 比較法視野下的當代憲法典制定——以原社會主義國家的現(xiàn)行憲法典的制定為中心
 俄羅斯民法典編纂及其歷史繼承性
 日本近代法典編纂與外國法繼受
 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典的制定對中國刑事訴訟法
 再修改的借鑒意義
 美國侵權法私力救濟制度研究——兼評對我國未來民法典之侵權行為法相關制度的借鑒
中外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憲法典與近代革命——中法立憲過程的相似性
 各國制憲程序比較研究
 比較法視野下的緊急狀態(tài)法典化
 比較法視野下人格權的私法保護
 比較法視角下的抵押權實現(xiàn)方式
 共時形態(tài)下我國私人財產權保護之取向
 比較法視野中的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的證據(jù)能力
 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票據(jù)法的比較研究
 中日中小企業(yè)政策法律支持體系比較研究
外國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當代俄羅斯轉型憲法的本土化及其困境——與美國比較分析的視角
 俄羅斯與立陶宛等國政黨法比較——以德國政黨法為參照
專題比較研究
 行政程序法典化的法治條件比較研究
 “和”與“爭”:兩種法治核心價值理念
 清末對德國憲政文化的認識與仿效
附錄
 在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上的講話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07年工作報告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綜述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07年參會論文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