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言
第一章 僧官制度
第一節(jié) 僧錄司及其僧官設置
一 北京僧錄司
二 盛京僧錄司
第二節(jié) “八座”的選補
第三節(jié) 地方僧司及其僧官設置
一 僧司設置與行政體制
二 《古今圖書集成》及雍正各省通志所載地方僧司
三 府級僧官制度的變化及其原因
四 特殊僧綱司(或都綱司)
第四節(jié) 地方僧官的選補
一 選補制度的嬗變
二 僧官選補的特例
第五節(jié) 僧司印信及其管理
一 北京僧錄司
二 地方僧司
三 其他
第六節(jié) 僧官的職責
第二章 度僧、僧籍及度牒制度
第一節(jié) 度僧制度
一 免除試經度僧
二 規(guī)定出家條件
三 限制女性出家
四 嚴禁、懲治私度
第二節(jié) 天聰至雍正朝度牒制度的沿革
一 天聰、崇德朝的建立
二 順治朝的頻繁變化
三 康熙、雍正朝的延續(xù)
第三節(jié) 乾隆朝度牒制度的興廢
第四節(jié) 度牒制度被廢除的原因及影響
一 度牒制度被廢除的原因
二 度牒制度被廢除的影響
第三章 僧眾管理
第一節(jié) 明末清初的遺民逃禪
一 歷史背景
二 代表人物
三 清王朝的對策及逃禪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清朝諸帝與上層僧侶
一 順治帝與上層僧侶
二 康熙帝與上層僧侶
三 雍正帝與上層僧侶
四 乾隆帝與上層僧侶
第三節(jié) 法律制度與僧眾管理
一 法律條文
二 具體案例
第四節(jié) 保甲制度與基層僧眾管理
一 清朝前期的保甲制度與基層僧眾管理
二 《保甲書輯要》中的基層僧眾管理
第四章 典籍、教義及教派管理
第一節(jié) 函可文字獄案
第二節(jié) 雍正帝的“揀魔辨異”及其他
一 雍正帝的“揀魔辨異”
二 其他
第三節(jié) 《大藏經》事務的管理
一 刊印《龍藏》
二 禁止僧人濫用《續(xù)藏》名目
三 厘訂漢文《大藏經》中的咒語等
第四節(jié) 澹歸《徧行堂集》案
一 澹歸小傳
二 《徧行堂集》概述
三 禁毀《徧行堂集》
第五節(jié) 收繳御書及禁毀僧人的其他著述
一 收繳御書
二 禁毀僧人的其他著述
三 其他
第五章 寺院管理
第一節(jié) 寺院的分類
第二節(jié) 寺院修造的管理
一 鼓勵與支持
二 保護與存留
三 限制與禁止
第三節(jié) 寺院經濟的管理
一 清朝前期保護寺產
二 規(guī)范寺院的出租
三 清末侵占寺產
第四節(jié) 寺院的社會功能
一 宗教服務
二 道德教化
三 公益慈善
四 休閑娛樂
五 經濟貿易
第五節(jié) 禁止婦女入寺
第六章 佛教事務管理的延伸
第一節(jié) 佛教與儒教關系的管理
一 承認佛教的作用
二 改造佛教的內容
三 反對辟佛的言行
四 限制佛教的勢力
第二節(jié) 藏傳佛教僧官制度
一 岷州
二 洮州
三 河州
四 西寧
第三節(jié) 藏傳佛教度牒制度
一 主要內容
二 目的與效果
三 漢、藏佛教度牒制度迥異的歷史命運
第四節(jié) 佛教與民間宗教關系的管理
結語
附錄一 《古今圖書集成》所載清代地方僧司
附錄二 清代被禁毀的涉及佛教的著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