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論文集》,是中國國內第一部專門發(fā)表建筑史研究論文的學術叢書,由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于1964年,《建筑史(第23輯)》為第23輯。本輯共收入論文18篇,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建筑、建筑教育、建筑美學、古典園林、工程技術、城市研究、鄉(xiāng)土建筑、外國建筑理論以及建筑史教學研究等領域。作為重要的系列研究成果,本輯繼續(xù)刊載陳明達先生的遺作《〈營造法式〉研究札記》;鐘曉青先生《關于“材”的一些思考》對《營造法式》中“材”的不同含義進行了深入的辨析;秦佑國先生的《清華建筑教育六十年》就1946-2006年間的清華大學建筑教育作了回顧;王貴祥先生的《闕里孔廟建筑修建史札》通過大量的文獻考證對曲阜孔廟建筑群的營建歷史作了詳盡的梳理;《從焚帛爐看明代官式建筑格門》一文通過對明代焚帛爐的測繪和考察來探討官式建筑格門的特點及其演化;宋建華先生的文章從文化和美學的角度對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的源流和特征作出論述;本輯中有2篇論文屬于古典園林研究領域,分別針對清代皇家園林對江南園林的寫仿以及明清時期的“烏有園”進行了探析;關于山西西溪二仙廟、福建仙游無塵塔、西藏帕拉莊園的文章均結合具體的建筑實例作出相應的個案研究;李湞先生的文章介紹了同濟大學“中國營造法”教學的源起、發(fā)展以及課程特點,對相關的院系開展建筑史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盧向東先生的文章通過一些原始資料回顧了20世紀50年代清華大學設計國家大劇院的過程。此外,本輯還有論文分別對古代城市與地圖、西方建筑裝飾理論等課題進行了研究?!督ㄖ罚ǖ?3輯)》反映了近年來關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學術代表性的重要文獻,對于建筑歷史的進一步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對于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設計人員吸取歷史經驗、從事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建筑史(第23輯)》既可作為建筑歷史專業(yè)工作者的研究資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yè)的歷史理論教材,又可作為讀者了解建筑演化與城市變遷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