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苗,1983年獲成都理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學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美國亞拉巴馬大學教授和中國北京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講座教授、主任;已主持30余項美國和中國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2006年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水文地質類);撰寫專著Applied ContaminantTransport Modeling(1995年初版,2002年再版),發(fā)表論文100余篇;開發(fā)了地下水污染模擬標準軟件MT3D和MT3DMS,在100多個國家得到廣泛使用;提出了小尺度優(yōu)先水流通道對溶質運移有控制作用的新觀點和理論依據(jù),在非均質性對溶質運移影響機理的研究中開辟了新途徑;將先進的數(shù)學優(yōu)化方法與復雜的野外條件相結合,在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案設計、監(jiān)測網(wǎng)設計和可持續(xù)性管理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擔任國際學術刊物Ground Water和Journal ofHydrology副主編,美國國家科研委員會f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水文科學小組成員,國際水文科協(xié)(IAHS)國際地下水委員會主席(2009:2013);美國地質學會Fellow;美國地下水協(xié)會1998年度John Hom杰出貢獻獎獲得者;美國地質學會2009年度水文地質學杰出講席(Birdsall-Dreiss Distinguished Lecturer)。馮夏紅(FENG Xiahong)1982年獲北京大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北京大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教授及Frederick Hall講席教授;已主持和參加20余項美國和中國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要成果包括沸石氧同位素交換的熱力學和動力性質,植物中氫、氧同位素在氣候及環(huán)境研究中的意義和應用,土壤碳循環(huán)及碳同位素的應用,溶質在積雪中的運移特征及季節(jié)性融雪對地表水質的影響,氧同位素在積雪中的變化特征及其對水文化學研究的意義,地表水化學變化的時間尺度及其對溶質、污染物運移的影響;曾經(jīng)擔任國際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