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散文》
第一部分
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論悲哀
當靈魂缺乏真正對象時如何把情感寄托在假定對象上
論閑逸
論說謊
論辯才的急慢
論預兆
論善惡之辨大抵系于我們的意識
論恐怖
論死后才能判定我們的幸福
哲學即學死
想象的力量
我們感情延續(xù)到死后
憑動機判斷我們的行為
幾位欽差大臣的特征
論隱逸
論教育
是否可以憑人們的見識來評定真假之狂妄
我們怎樣為同一事物哭筆
論友誼
第二部分
第一卷
不同的方法達到同樣目的
輕哀多言,大哀靜默
我們意欲超越我們自身
激情轉 注于虛假的對象上
談判時刻危險
論閑散
談撒謊者
談吐的快慢
面對死亡
愿水手只談風向
學會死
此得益,則彼受損
談習慣
我們只能靠自己的智慧
談教育孩子
世界——學童的大書
按自己的判斷力來定真?zhèn)沃奶?br /> 契合
談友誼
談適度
我們國何為同一事物亦哭亦筆
談退隱
享受引退生活的樂趣
榮譽不可不分享
談人與人的差別
嘗試判斷
關于愷撒的一句話
談年齡
第二卷
看看哪種原動力起作用
談酗酒
輕生可笑
刑訊
把自己擺出來
父慈子愛
及時卸套
正當的消閑之法
人——可憐的怪物
何謂美?
飄忽無定
談感官
感覺之虛幻
談死亡
我們的思想如何自陷困境
我們的欲望因遇困難而增強
談榮譽
虛榮
談看待自己
自我評價
深入自己的內心
我不想樹立雕像
玩言語
我們領略不到任何純粹的東西
談大拇指
萬物各有其時
談婚姻
重病在身
第三卷
平和執(zhí)中
描繪人
談三種交往
談情愛
運氣
是非混淆
惡去不一定意味著善來
我的書
“演戲”
別為死而操心
多少回我成非我
要生活得寫意
人之常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