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拓本選編:銅鏡卷

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拓本選編:銅鏡卷

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拓本選編:銅鏡卷

定 價:¥60.00

作 者: 曹菁菁、盧芳玉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國家圖書館藏
標(biāo) 簽: 中國文物考古

ISBN: 9787807153917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2開 頁數(shù): 198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銅鏡,是古代妝奩照容的日常用具。中國的銅鏡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銅鏡出土于新石器時期的齊家文化遺址。戰(zhàn)國時代是銅鏡大興的時期。到了漢代,青銅禮器衰微,而銅鏡制作卻大放異彩。漢鏡的形制一直影響著后代的銅鏡,直到唐朝,菱花形鏡、葵花形鏡、月宮鏡、瑞獸葡萄鏡等新風(fēng)格銅鏡才取代了漢鏡風(fēng)格成為主流。如今,銅鏡已經(jīng)成為一種歷史見證,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jù)銅鏡的類型分期,可以推斷墓葬的年代;根據(jù)銅鏡的紋飾造型,可以窺見先民的思想世界、宗教信仰和藝術(shù)情趣;根據(jù)銅鏡的銘文,可以得知當(dāng)時的書法風(fēng)格、歷史文化和俗語諺語。一把小鏡,背后是千年文化的沉淀和歷史的沉浮。陳介祺所藏銅鏡,大多是漢晉時期的,其次是唐代的。其中西漢銅鏡以草葉紋鏡、博局鏡、四乳禽獸鏡和連弧銘帶鏡為主,罕見星云紋鏡,而東漢兩晉銅鏡則多為當(dāng)時最流行的幾何博局鏡、云雷紋鏡、變形四葉紋鏡以及晚出的三段區(qū)段式銅鏡。比外,陳氏還藏有少量宋元明清鏡。陳氏所藏銅鏡皆為傳世品,出土地不詳,其年代無法準(zhǔn)確判定。茲根據(jù)銅鏡的形制、紋飾及銘文等標(biāo)注銅鏡的大致時代。又鏡大致分為如下幾個時間段:西漢早期,西漢中晚期,西漢晚期至東漢前期,東漢中晚期。至于唐以后的銅鏡則不再分期。陳氏收器重文,故所藏銅鏡皆有銘文。西漢銅鏡的銘文往往字?jǐn)?shù)偏少,字體以漢隸為主,不過也有與漢印相似的繆篆體,以及故作圓潤的變篆體。東汊銅鏡銘文,特別是東漢中后期的銘文開始多樣化,出現(xiàn)“新有善銅”、“青蓋”、“吾作明鏡”等系列銘文,其字體的主流為成熟的漢隸,并見變篆體。唐代銅鏡的字體則是十分成熟的楷書,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拓本選編:銅鏡卷》作者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