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中三國女子高等教育比較》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對美國、日本、中國三個不同國家中的共同課題——女子接受高等教育進行研究。全書通過對大量事實與數據等資料的分析與梳理,從女子高等教育的產生歷史、發(fā)展過程、就學途徑、學科和層次分布以及女子高等教育的思想與目標等主題展開分析與比較,歸納出三國女子高等教育的不同特點及共同發(fā)展趨勢,提出美國女子高等教育為“個人主導型”(individual-oriented)的歐美模式,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為“家庭主導型”(family-oriellted)的東方模式,中國女子高等教育則由1949年前的“家庭主導型”的東方模式轉變?yōu)?949年后的“社會主導型”(society-oriented)的模式等結論?!睹廊罩腥龂痈叩冉逃容^》立足于中國女子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既從同源文化的角度,也從異文化的角度對女子高等教育進行了比較研究,這無論是對于比較教育學,還是對于女性學都具有理論和學科建設意義,同時,《美日中三國女子高等教育比較》對于認識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普通高校女大學生比例迅速提高之后出現的問題提供了新的學術視野,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睹廊罩腥龂痈叩冉逃容^》基本框架如下:共分六章,除序章和終章之外,主體部分共四章。序章說明了《美日中三國女子高等教育比較》的研究對象、目的、基本思路,以及研究所依據的理論基礎、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并對相關文獻加以綜述。第一章主要探討美日中三國女子高等教育的產生,并對產生的動因進行比較分析。第二章考察三國女子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并對發(fā)展過程的特征進行比較。在前兩章的基礎上,第三章從總體上分析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徑、學科和層次分布,并進一步對女子學院的專業(yè)設置進行考察,從而揭示了女子高等教育的質的內涵及其發(fā)展變化趨勢。第四章分析三國女子高等教育的思想與目標,并以此為主線將本研究所探討的幾個主題貫穿起來。終章對三國女子高等教育的特點進行歸納,既從縱向發(fā)展的角度肯定中國女子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也從橫向國際比較中指出所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中國女子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