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介紹如何鑒別良渚文化玉石器的書。良渚文化是與紅山文化齊名的我國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這兩種文化都以精美的玉石器享譽海內外,由于良渚文化時期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再加上當時并沒有文字,所以要判定一件器物是否是良渚文化時期的是十分困難的。現在市場上尚未有一本系統介紹良渚文化玉石器的書,更不用說是如何鑒別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石器了。本書從良渚文化時期獨特的用管鉆法加工孔的技術入手,詳細地分析了用管鉆法加工出來的孔的特點,以及管鉆孔中的螺旋紋的特點。由于管鉆孔很難仿制,再加上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石器大部分是用管鉆法加工出來的,從而解決了一大部分器物的鑒別問題。本書進而討論分析了玉石器的表面現象,從氧化和沁色入手,著重分析了雞骨白形成的原因、特點及表現形式,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良渚文化時期玉石器的鑒別方法。本書對良渚文化時期的斧、鉞、刀、圭、璜、璧的起源及演變作了認真的分析,使讀者能對這一時期的主要器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也是鑒別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石器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本書所提供的良渚文化時期的斧、鉞、刀、圭這幾種器型之全,是國內任何一家博物館所不能比的。本書揭示了圭的起源,解開了一個考古界的千古之謎,并對璜、璧的起源及演變作了認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書圖文并茂,共有一百六十幅圖片,每一個論點和難點必有圖來佐證,看圖識文、通俗易懂。通過本書的學習能使讀者初步掌握良渚文化時期玉石器的鑒別方法及從整體上提高鑒別能力。雖然本書是專門介紹良渚文化時期玉石器鑒別方法的書,但書中介紹的方法和思路對鑒別同時期的高古玉器同樣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筆者首次寫書,文筆雖差但力求通順及通俗易懂,書中的全部觀點都是在實踐中的經驗總結,難免有不當之處,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