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序
國學概論余敦康
為什么學國學
國學包括哪些內容
國學的核心價值
《周易》中的決策管理思想余敦康
《周易》的性質
殷商和西周時期:龜卜和蓍草兩種占卜方法并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易》由卜筮之書向哲學之書轉變
漢代:《周易》儒家經典地位的確立和派別劃分
《周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周易》的核心思想
《周易》的核心思想:陰陽之道
“陰陽相易”的道理
《周易》中的決策管理思想
中西方對宏觀的不同看法
企業(yè)家對中觀的看法
讀《周易》的方法
朱熹《周易本義》中的歌訣
八卦的親密關系:乾坤六子
《周易》讀法:以“玩”的態(tài)度,由乾坤兩卦入門
十八變成一卦
儒家的人學杜維明
儒家傳統(tǒng)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體系
儒家傳統(tǒng)代表軸心文明
儒家傳統(tǒng)是一種跨時代、跨地域的文化現象
不同視角下的儒家研究
儒學是為己之學
儒家的核心價值——學做人
儒家人文精神的生成
為己之學重在塑造領袖人格
儒家的基礎文本和核心觀念
幾個基本問題的辨析與澄清
儒家的核心觀念——仁
儒家的終極關懷是天人合一
中國文化的主體性
擴大參照系的視野
建立動態(tài)的開放的主體文化
精神資源和傳統(tǒng)文化的配套問題
儒家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
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獨特現象與模式
儒家怎樣介入當代的制度建設
如何繼承儒家傳統(tǒng)
自由問答
佛教與中國文化方立天
佛教的創(chuàng)立與演變
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早期佛教
部派佛教的分歧
佛教在印度被消滅
佛教的對外傳播系統(tǒng)
中國佛教的演變歷程
佛教文化
信仰
倫理道德
哲學思想
文學藝術
民俗
佛教的影響
消極影響
積極影響
佛教的人生哲學要義
人的構成
人的本質
人的本原
人的本性
人的定位
人生的價值
人生的法則
人生的覺悟
人生的理想
人生的修持
道家思想與中國文化樓宇烈
道家的發(fā)展史
道家地位的確立
道教的形成
老子、莊子及其著作
老子、莊子的身世之謎
《老子》和《莊子》的誤讀
《老子》和《莊子》的差異
道家的根本理念——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及其在各個方面的運用
自然無為
道家的重要思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動
道家思想中的變——“與時遷移,應物變化”
“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的內涵
道家對道德的獨特見解——變的思想的應用
宋明理學——革盡人欲,復盡天理
清心寡欲
道家的相對論
《莊子》里的相對論
《老子》和《論語》里的相對論觀點
從相對論的觀點來看,文化的負面作用是很大的
相對論與相對主義
道家的思想滲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
人生態(tài)度上的曠達
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
尊重人的自然本性
自由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