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確變得富裕了,物質的確十分豐富了,因而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衣、食、住都能得到滿足,這似乎是很圓滿的人生。可換一個角度,可以說現在的日本人只是以“家畜”的形態(tài)生存著。年輕人離開農村,聚集到城鎮(zhèn)或大都市,目的是把自己“家畜化”。家畜化了的人們只要衣、食、住的條件稍有變化,就會立刻發(fā)生混亂。作為生物,他們在日趨衰退。在物資匱乏的時代,日本人只要物質上得到滿足,精神上也就滿足了。而現在,人們已經無法靠物質獲得精神滿足。這樣一來,日本人就將對外界的關心轉向內部,于是就產生了自戀型的健康信仰。雖然人們因為自己努力實踐了“健康方法”而感到滿足,但事實上這不過是個錯覺。在與非洲、新幾內亞、東南亞等發(fā)展中地區(qū)和國家居民的長期交往中,我明白了他們是以與自然相協(xié)調的方式獲得健康的。那是增強“自然治愈力”的健康方法。本書試圖幫助日本人早日擺脫“家畜”狀態(tài),為恢復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尋找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對開朗健康的、像野生動物一樣健壯地生活著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居民是一種熱情的“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