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對傳統的民本思想作了理論性的闡釋和發(fā)展。在注釋《孟子》“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時,朱熹說:“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边@在封建專制制度日益強化的宋代,無疑是觸到了封建專制的癥結。它對后來我國“民主”思想的啟蒙和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注釋《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時,朱熹明確提出了“國以民為本”的思想,指出:“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輕重如此。”可見,朱熹認為國家以民為本,社稷是為民而設立,而君主的地位,取決于國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為國家的根本,那么統治者就要努力去爭取民心。朱熹說:“有天下者,能存此心而不失,則所以潔矩而與民同欲者,自不能已矣?!本褪钦f,握有天下大權的君主,必須“與民同欲”,才能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