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系中國抗戰(zhàn)局勢與國際政治關系

中國抗戰(zhàn)局勢與國際政治關系

中國抗戰(zhàn)局勢與國際政治關系

定 價:¥30.00

作 者: 閻玉田,李愛香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國際關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072197 出版時間: 2008-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370 字數:  

內容簡介

  相關科研領域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對中國抗戰(zhàn)局勢有重大影響的國內外歷史事件依舊存有分歧和爭議的問題,《中國抗戰(zhàn)局勢與國際政治關系》以史實為依據,觀點鮮明地闡述了作者的見解。比如對于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駁斥了時任國民政府西亞司司長的卜道明(自始至終參加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談判)“追敘”中所持的“不得已而為之”、“利大于弊”等觀點(至今在學術界仍有不少贊成者)。通過分析論證得出結論:卜道明在“追敘”中所持的上述觀點,純粹是站在國民黨獨裁統治集團的立場,完全背離民族利益至上立場,為國民政府因屈服美蘇壓力而喪權辱國的行徑開脫罪責的狡辯,充分表現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缺乏承擔歷史罪責的勇氣。就連時任中國首席談判代表的宋子文都怕擔當賣國賊罵名而遺臭萬年,中途辭去外交部長和首席談判代表的職務。因此,決不可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署僅僅看成是“不得已而為之”和“利大于弊”,更不可歸結為“國弱無外交”,而是地地道道喪權辱國的行徑。為進一步駁斥卜道明所持的觀點,《中國抗戰(zhàn)局勢與國際政治關系》以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的表現與拒簽“和約”的后果作為對比,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抗戰(zhàn)局勢與國際政治關系》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
一、編著此書緣起
二、關于歷史階段的劃分
三、歷史啟示
第一章 日本侵略步步緊逼,國共兩黨由對抗到聯合對外(1931年9月~l937年7月)
第一節(jié) 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前后的國內外政治形勢
一、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國際形勢
二、日本發(fā)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zhàn)爭
三、西方大國對日本侵華的態(tài)度與政策
四、蘇聯與共產國際對日本侵華的方針政策
五、國共兩黨、中間黨派對日本侵略采取的方針政策
第二節(jié) 華北事變與國際政局
一、華北事變
二、“蒙古自治運動”與“華北自治運動”
三、日本在華北的經濟掠奪
四、日本與英美等國矛盾的加深
第三節(jié) 華北事變與國內政局
一、國民黨對目方針政策的變化
二、中國共產黨內外政策的重大變化
三、“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第二章 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第一節(jié) 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與國內外政治局勢
一、盧溝橋事變,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
二、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形成
三、英美對日本全面侵華的策略方針
第二節(jié) 中國政府爭取和平的外交努力
一、求助英美調停
二、爭取國際聯盟與《九國公約》簽字國的支持和援助
三、陶德曼的調停及德目對國民政府的誘降
四、國民政府反對英法對日綏靖妥協與爭取德意中立
的外交
第三節(jié) 國民政府的聯蘇外交
一、“南聯英美,北結蘇俄”
二、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三、蘇聯成為中國抗戰(zhàn)初期最大的援助國
第四節(jié) 抗戰(zhàn)初期中日兩國的政治軍事局勢
一、日本對國民政府施行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雙重策略
……
第三章 國際政治局勢紛紜變幻,國內階級矛盾尖銳復雜(1938年10月-1941年12月)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中國戰(zhàn)場占據重要地位(1941年12月—1943年9月)
第五章 抗戰(zhàn)后期的國際政局和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1943年9月—1945年8月)
綜述
主要參考和引證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