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領導人民群眾爭取社會主義勝利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的指南。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很長時間內,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缺乏深入、系統(tǒng)和實事求是的研究,因而未能完整地和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并由此對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和實事求是的研究,是從改革開放開始的,并且從那時以來,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使我們可以在該領域的研究者們的肩膀上繼續(xù)攀登。但由于種種原因,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研究仍有許多不足和有待深入的地方,主要表現在:(1)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概念界定不明確。研究對象的不確定,勢必影響研究的科學性。(2)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缺乏深入、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往往把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觀視為他們關于宗教的論述的簡單相加,把他們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以前的、不成熟的、帶有舊哲學痕跡的某些鮮明的形容、生動的比喻和犀利的批判當做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核心思想,而沒有把它們放到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發(fā)展史上去思考和評判,造成了理論上的混亂。(3)文本研究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的基礎,由于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極為浩瀚,且艱深難懂,因此,許多人常常依據“語錄摘編”、“文選摘編”進行研究,鮮有潛心做艱辛的文本研究者,這直接影響了研究的深度和水準。(4)重視馬克思早期宗教思想的研究,忽視對《資本論》及其手稿的宗教思想的研究,因而片面地認為《資本論》及其手稿只是經濟學著作,其對宗教的論述只是把資本主義的某些經濟現象同宗教作類比,忽視了它對發(fā)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意義。(5)對恩格斯在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的作用重視不夠,對恩格斯晚年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卓越貢獻研究不深入。(6)對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類學筆記》(以下簡稱《筆記》)中的宗教思想的研究幾乎是空白。而《筆記》從根本上轉變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原始社會的性質和原始宗教的性質及文化功能的認識,使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實現了第二次飛躍。對《筆記》研究的薄弱嚴重影響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的水準。(7)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思想是同他們的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政治思想和社會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區(qū)別于其他宗教學者、學派的宗教思想的重要特征,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思想,或者雖然聯系馬克思主義的整個理論體系進行研究,但卻不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進行研究,難以突出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特點和優(yōu)點。發(fā)現以往研究的不足,并不等于本書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它只是本書追求的目標,本書試圖克服上述不足,使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在理論上有所突破,由此使我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更好地為黨和政府制定宗教政策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