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冊·假官真做》共分兩部,第一部《清官冊》,講“三藩之亂”已經四年了,局勢的演變,證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決定是睿智的。三藩悉索敝賦地征斂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們的貪壑,照這樣子歲糜巨餉,何時才能修水利、勸麻桑、興文教,與民休息,出現(xiàn)太平歲月?這一連串的疑問,從康熙皇帝十四歲親政時,就已困擾著他。于是他一方面用武力解決三藩之亂,一方面勤政志國,任用湯斌、陸隴其與張伯行等理學名臣,使得康熙一朝清官最多。第二部《假官真做》,則講紹興師爺,以及從春秋戰(zhàn)國到西漢,從刁間、白圭、呂不韋到桑弘羊、卓王孫等由商轉官的故事;形成中國官場的另一種風貌;治國須清官,也須得力助手和理財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