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藝術教育是以戲劇為手段,施教者與受教者共同參與運作的活動。作為其媒介的戲劇藝術,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雕塑、建筑為一體,由“活人演給活人看”,在人物動作中展示社會沖突。媒介的獨特性,決定了戲劇藝術教育的獨特性:形式的直觀性、受眾的廣泛性、反饋的現(xiàn)場性、反應的強烈性。這些突出特點,是其他藝術教育所難以企及的,它對社會個體和群體的教育功能和效應,也是其他藝術教育所無法替代的。戲劇藝術教育是戲劇藝術的伴生物,戲劇藝術誕生之日,也就是戲劇藝術教育開始之際,并隨著戲劇形態(tài)的多樣發(fā)展而不斷擴大和深化。但絕大多數戲劇觀眾,對于戲劇藝術的了解和喜歡,多是在泡戲園子的過程中“熏”出來的,看熱鬧看多了,耳濡目染,由量變到質變,漸漸地看出了些門道,慢慢地變成了“戲迷”,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戲劇藝術的感染和教育。我們研究戲劇藝術教育,就是試圖將觀眾觀看戲劇、接受教育的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層次,通過對戲劇藝術教育特點、規(guī)律、途徑、方法的總結、歸納和闡發(fā),幫助受教者由自發(fā)到自覺、由興趣到理智、由偶然到經常、由隨意到認真地觀賞戲劇藝術,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戲劇藝術,更有效地接受優(yōu)秀戲劇作品的教育。《戲劇藝術教育》由論述戲劇藝術教育的目的、原則、結構、方法入手,接著從戲劇文學和舞臺藝術兩個方面闡明作為教育媒介的戲劇藝術的特性,進而對狹義的戲劇藝術教育(戲劇藝術專業(yè)教育)和廣義的戲劇藝術教育(戲劇藝術大眾鑒賞教育)分別予以論述,然后從劇種和審美兩個層面,結合對具體劇目的賞析,探求通過各種戲劇類型開展戲劇藝術教育的途徑,最終揭示出戲劇藝術教育對審美與非審美、個體與群體的教育功能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