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公共領域與寬容

公共領域與寬容

公共領域與寬容

定 價:¥38.00

作 者: 彭立群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寬容研究叢書
標 簽: 政治理論

ISBN: 9787509702031 出版時間: 200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公共領域與寬容》對公共領域與寬容的關系進行了界定與梳理,認為“文化”與“公共性”是公共領域的兩個支撐點,中國古代也存在公共領域,寬容是公共領域的生命線,寬容與否也是東西方公共領域不同發(fā)展路徑的重要參量。在此基礎上回顧了中國近代公共領域的發(fā)展歷程,研究了中國當代公共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并提出了以寬容精神構建中國當代公共領域的愿景。

作者簡介

  彭立群,漢族,生于1971年,祖籍山東曲阜。200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華僑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西方哲學、政治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現(xiàn)象學、公共領域以及馬克思生活哲學。目前是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人員,從事海德格爾的形而上學思想研究。近年來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tài)》、《教學與研究》、《學術研究》、《東南學術》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和翻譯的著作計5部。

圖書目錄

序/1
前言/1
第一章 文化與公共性:把握公共領域的兩個關鍵詞/1
一 文化與公共領域/1
1文化:人之為人的關鍵因素 /2
2文化影響力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一種寫意方法的描述 /8
3控制還是解放:文化的選擇 /12
4知識人:文化的傳承者 /14
二 公共性與公共領域/18
1共有的物質生活條件與公共性 /20
2共同的社會規(guī)范與社會成員的共識 /23
3共同的信仰與公共性 /27
4共同的生活世界與公共性 /29
三 公共領域的界定和類型/33
1哈貝馬斯關于公共領域的定義 /35
2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理論在中國的應用和發(fā)展 /41
3底線與頂端:探討公共領域的兩個標準 /43
4哈貝馬斯論公共領域的類型 /46
5公共領域的類型:我們的觀點 /48
四 公共領域的價值/51
第二章 寬容的界定以及寬容與公共領域的關系/54
一 關于社會排斥/56
1出于安全的社會排斥 /59
2出于輿論暴力的社會排斥 /60
3出于過度的自我中心傾向的社會排斥 /66
二 寬容是什么/71
1從存在論上研究寬容 /72
2寫意方法視野中寬容的發(fā)生過程 /74
3中國儒家思想中的“情理寬容” /79
4西方傳統(tǒng)中的“法理寬容” /81
5對現(xiàn)代寬容的認識 /82
三 寬容與公共領域的關系/87
1對公共領域予以寬容的必要性 /88
2公共領域得不到專制權力寬容的原因 /89
3寬容與公共領域關系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 /94
第三章 寬容與現(xiàn)代公共領域的產(chǎn)生/100
一 現(xiàn)代文明:為什么是西歐?/102
1西歐面臨的危機 /102
2西歐的現(xiàn)代化何以可能? /105
二 現(xiàn)代公共領域:何以得到西歐政治權力的寬容?/119
1受到多方限制的政治權力 /120
2政治權力的宗教寬容政策 /128
3政治權力對公共領域的寬容 /130
三 現(xiàn)代公共領域的產(chǎn)生過程及其危機/137
1現(xiàn)代公共領域的產(chǎn)生過程 /138
2現(xiàn)代公共領域的危機 /151
第四章 悲劇的誕生:政治不寬容鐵幕下的中國古代公共領域/157
一 大一統(tǒng)的社會結構/158
1大一統(tǒng)制度的產(chǎn)生 /159
2大一統(tǒng)社會的結構 /165
3大一統(tǒng)與“治亂周期律” /169
4大一統(tǒng)制度的危害 /174
二 士人傳統(tǒng)與大一統(tǒng)制度的不寬容/176
1士人階層的產(chǎn)生 /177
2士人傳統(tǒng)的基本內容 /183
3大一統(tǒng)制度的不寬容 /192
三 中國古代公共領域的發(fā)展歷程/198
1黃金時代 /199
2白銀時代 /203
3青銅時代 /211
4英雄時代 /215
5鐵器時代 /221
第五章 以寬容精神構建中國當代公共領域/227
一 從思變到變思——近代中國公共領域的歷史嬗變/227
1思變與變技:傳統(tǒng)士人的蛻變 /231
2公共領域興起中的“變法”與“變體” /233
3痛定變思: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公共領域 /236
4對中國近代公共領域的反思 /239
二 當代中國公共領域的發(fā)展趨勢/243
1從“一體化”公共領域到“多樣化”公共領域 /244
2從“學習型”公共領域到“消費型”公共領域 /247
3從“本土性”公共領域到“全球性”公共領域 /248
4從“物質化”和“模擬化”公共領域到“數(shù)字化”公共領域 /250
5從體制內“宣傳型”公共領域到體制外“監(jiān)督型”公共領域 /252
三 寬容:中國當代公共領域的存在基礎和奮斗目標/255
1寬容的環(huán)境:中國當代公共領域必要的存在基礎 /256
2寬容的斗爭:中國當代公共領域應有的存在方式 /260
3寬容而和諧:中國當代公共領域的愿景 /26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