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人說我眼光敏銳。無論是對人或是物,我總是比他人早意識到或者早看到。每當外出或旅行時,突然就遇到了那些幾乎要忘掉的朋友,這種事情發(fā)生的幾率非常大。我想,這興許是我總在不知不覺中,睜著大眼睛骨碌骨碌地看著周遭環(huán)境的結果。或者,也可以說是“觀察癖”吧?從小,我就有對人或物盯著看的癖好。不用說來訪的客人了,即使是陌生人的臉和他做事的模樣,也常讓我看到忘我的境界,母親經常責備說:“喂,喂!那樣盯著人看,禮貌嗎?還不改掉這個壞習慣!”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種習慣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改掉的。剛入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去新宿看電影,經過地下通道時,有一群不良少年正聚集在那里吸食強力膠,我被他們的模樣所吸引,于是就一直盯著看?!靶∽?,看什么看?”接著,我就被纏上了,連同行的朋友也挨了揍。事后,朋友嚴厲地斥責我說:“你一直看著那伙人,當然會被纏上啊!和你上街,卻被莫名其妙地卷入糾紛中,抱歉!沒有下一次了!”這種“眼光敏銳”和“觀察癖”,在觀察人方面,雖然會引起種種麻煩,但若是人以外的東西,就不會產生類似的問題了。附帶一提,在此所說的“人以外的東西”,主要是指建筑物?;诮ㄖ煹穆殬I(yè)興趣,我注意這些東西是很自然的。當我觀察人物的時候,不問地點、男女老幼、國籍、職業(yè);觀察建筑物也一樣,不問占今東西、大小、貴賤。不管是知名的歷史建筑物、路旁的粗糙小屋、電影和繪畫中的建筑物等等,凡是能抓住我的眼睛,激起我興趣的,都被一視同仁地送上好奇且專注的目光。因此,打從某個時期以來,那種令人心動、令人神往、令人難忘的建筑物,就已然牢牢地進駐我心中。走筆至此,你應該能體會我所說的吧?是的,那就是我“意中的建筑”。本書是在走訪了那些令我心情舒暢、使我時時回想起來的“意中的建筑”之后,就它們的印象和魅力,想起什么就寫什么的情況下所完成的東西。原本它便不是研究類書籍,既沒有精致的分析,也沒有深刻的考察。所以本書就像是鑲嵌著插畫和照片的畫冊,隨你的喜愛,從任何章節(jié)開始讀起都無妨。本書謹獻給那些心中擁有珍藏的寶物,而且細心呵護它的人,也就是說對“意中的……”這個詞句,能和我產生共鳴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