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絲綢之路:設計與文化

絲綢之路:設計與文化

絲綢之路:設計與文化

定 價:¥49.00

作 者: 包銘新
出版社: 東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地理

ISBN: 978781111477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 頁數(shù): 11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本論文集是一次主題寬泛的論壇的成果。絲綢之路是文化交流的象征,設計文化是主辦者感興趣的領域。來賓們大多有著歷史或考古的專業(yè)背景。這樣,這些看似意旨各異的論文仍然有一個交集,那就是設計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和碰撞交融。這個論壇是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主辦,具體由院理論部來組織。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東華大學的前身華東紡織工學院就開始中國古代紡織科技史的研究,80年代又延伸到中國染織服飾史的范疇,逐漸加重了人文和藝術的色彩。其間學校的系科不斷擴展,至90年代改制成綜合性大學,但人文藝術學科力量薄弱,研究水準不高,亟需提升。歲月匆匆,新舊世紀交替,這樣的情況也沒有很快得到改善。學科建設乃長期積累之事業(yè),決不可急功近利,決不能一蹴而就。但行動遲緩也易失去此中國高等教育百年一遇的大發(fā)展契機。我們審時度勢,得一攀龍附風之策。通過與國內(nèi)外高水平學術機構和專業(yè)人士之合作,來加快我們進步的速度。書中具體收錄了:《造型與紋樣的發(fā)生、傳播與演變——以仙山樓閣圖為例》、《粟特銀器與絲綢之路》、《敦煌俗字考辨方法要論》、《從考古資料管窺西域服飾文化》等論文。

作者簡介

暫缺《絲綢之路:設計與文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造型與紋樣的發(fā)生、傳播與演變——以仙山樓閣圖為例(揚之水?中國社科學院)
 絲路時代的大興城與宇文凱——古代營造設計的一個范例(趙農(nóng)?西安美術學院)
 竇師綸與陵陽公樣——兼談唐代的絲綢設計程式(趙豐?東華大學)
 絲綢之路上的吐蕃番錦(林梅村?北京大學)
 山普拉墓地出土的漢晉拈金線緙棉(王博?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考古部)
 撒答刺欺在中國(陳彥姝,尚剛?清華大學)
 粟特銀器與絲綢之路(齊東方?北京大學)
 天國的裝飾——敦煌早期石窟裝飾藝術研究之一(趙光良?敦煌研究院)
 鏡像與現(xiàn)實——唐代敦煌畫經(jīng)變禮佛舞伎服飾比較分析(賈一亮?東華大學)
 甘肅北朝石窟寺飛天圖像初探(張晶?華東師范大學)
 甘肅張掖地區(qū)石窟寺的北魏壁畫(張朋川?蘇州大學)
 敦煌俗字考辨方法要論(黃征?南京師范大學)
 從考古資料管窺西域服飾文化(王炳華?中國人民大學)
 歐亞古代美術作品中的神奇組合(劉學堂?新疆師范大學)
 關于敦煌壁畫中人物膚色變色現(xiàn)象的討論(包銘新,查琳?東華大學)
 略談柳樹紋樣瓷(袁宣萍?浙江工業(yè)大學)
 設計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也談服裝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杭侃?北京大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