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行業(yè)軟件及應用網絡式軟件

網絡式軟件

網絡式軟件

定 價:¥50.00

作 者: 何克清 等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行業(yè)軟件及應用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231604 出版時間: 2008-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46 字數:  

內容簡介

  《網絡式軟件》針對網絡式軟件涉眾需求的差異性、需求和環(huán)境的動態(tài)多變,系統(tǒng)地論述了網絡式軟件需求工程的理論與方法。全書分四個部分,共計十三章。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介紹了網絡式軟件產生的背景;第二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重點闡述了網絡式軟件的需求元建??蚣?;第三部分(第六章至第十一章)系統(tǒng)介紹了在RGPS需求元建模框架的指導下的需求獲取、分析、演化建模、驗證與管理方法,以及面向網絡服務的軟件規(guī)?;贫?;第四部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主要介紹了網絡式軟件復雜系統(tǒng)群體涌現的調控機理,明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毒W絡式軟件》可供從事軟件研究的科技人員閱讀,亦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yè)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網絡式軟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1.1 軟件的網絡化
1.2 軟件工程的重點向需求工程轉移
1.3 本書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3.1 統(tǒng)一需求元描述問題
1.3.2 網絡式軟件需求獲取及建模過程中的適應性問題
1.3.3 共性與個性化需求的協(xié)同整合問題
1.4 本書的組織結構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軟件新范型
2.1 軟件范型的發(fā)展歷史
2.1.1 面向過程范型
2.1.2 面向對象范型
2.1.3 基于構件的范型
2.1.4 互聯網和面向服務的范型
2.2 面向語義服務的新范型
2.2.1 互聯網上的軟件工程
2.2.2 一種面向語義SOA的新范型
2.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網絡式軟件研究進展
3.1 網絡式軟件
3.1.1 網絡式軟件的新特點
3.1.2 網絡式軟件的開發(fā)模式
3.2 網絡式軟件需求工程
3.2.1 什么是網絡式軟件需求工程
3.2.2 網絡式軟件需求工程的難點
3.3 理論和實踐基礎
3.3.1 本體
3.3.2 本體元建模
3.3.3 語義SOA
3.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網絡式軟件的需求元建??蚣?br /> 4.1 需求建模研究進展
4.1.1 面向目標的建模
4.1.2 基于本體的建模
4.1.3 面向特征的建模
4.1.4 現有建模技術分析
4.2 需求元建??蚣躌GPS概述
4.2.1 需求元建模框架RG3PS的提出
4.2.2 需求元建??蚣躌GPS的定義及其設計思路
4.2.3 需求元建??蚣躌GPS的作用
4.3 在RGPS中融人情境需求
4.3.1 情境建模相關研究
4.3.2 情境元模型
4.3.3 情境元模型的融入
4.3.4 情境信息的描述
4.4 在RGPS中融入可信性需求
4.4.1 可信性建模相關研究
4.4.2 可信性元模型及其與RGPS的融合
4.4.3 可信性信息的描述
4.5 RGPS需求元建??蚣苤械脑P?br /> 4.5.1 角色層元模型
4.5.2 目標層元模型
4.5.3 過程層元模型
4.5.4 服務層元模型
4.5.5 層次間關系的元模型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基于RGPS的領域建模
5.1 領域建模基礎
5.1.1 什么是領域
5.1.2 領域建模
5.1.3 本體與領域建模
5.2 一種基于RGPS的領域建模方法
5.3 城市交通領域建模分析
5.3.1 領域本體的構造
5.3.2 需求用例分析
5.4 建模工具介紹
5.5 領域模型演化的系統(tǒng)動力學分析
5.5.1 領域吸收率
5.5.2 基于RGPS元模型的領域吸收率及其計算
5.5.3 QoE與網絡式軟件生命周期
5.5.4 一種領域模型演化的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
5.6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網絡式軟件需求獲取
6.1 需求獲取研究進展
6.1.1 需求獲取的對象
6.1.2 需求獲取技術
6.1.3 需求描述語言
6.2 網絡式軟件需求獲取框架
6.3 一種面向服務的需求描述語言
6.3.1 需求描述模型
6.3.2 自然語言模式
6.3.3 需求描述自然語言模式
6.3.4 SORL的基本構成
6.4 需求預處理
6.4.1 構建SORL樹
6.4.2 結構化
6.5 需求獲取工具和實例
6.5.1 需求獲取平臺
6.5.2 需求獲取實例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網絡式軟件需求分析
7.1 需求分析研究進展
7.1.1 需求分析的任務
7.1.2 需求分析方法
7.1.3 非功能需求分類和建模
7.2 非功能需求沖突管理
7.2.1 非功能需求的形式化表示
7.2.2 非功能需求沖突檢測
7.2.3 非功能需求沖突消解
7.3 非功能需求沖突管理實例
7.3.1 非功能需求建模實例
7.3.2 沖突檢測和消解實例
7.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網絡式軟件需求演化建模
8.1 軟件演化技術的研究進展
8.1.1 基于方面的軟件演化方法
8.1.2 基于反射體系結構的軟件演化方法
8.2 網絡式軟件的演化建模
8.2.1 基本過程
8.2.2 面向方面的目標需求規(guī)格的形成
8.2.3 網絡式軟件運行時反射的演化框架
8.3 案例分析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網絡式軟件需求模型的驗證
9.1 需求驗證研究進展
9.1.1 形式化方法的概述
9.1.2 相關工作
9.2 網絡式軟件的過程模型
9.2.1 OWL—S概述
9.2.2 服務的靜態(tài)信息
9.2.3 服務的過程模型
9.2.4 過程模型的抽象定義
9.3 過程模型的動態(tài)語義
9.3.1 進程代數
9.3.2 變量申明及數據流結構
9.3.3 過程結果
9.3.4 控制結構
9.3.5 過程模型
9.4 過程模型驗證及實例
9.4.1 驗證性質
9.4.2 案例分析
9.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網絡式軟件的需求管理
10.1 網絡式軟件的需求管理框架
10.2 需求數據管理
10.2.1 基于XML的需求數據格式
10.2.2 需求數據和需求文檔的存儲
10.3 需求變更控制
10.3.1 需求變更的原因
10.3.2 需求變更的實現基礎
10.3.3 需求變更的處理流程
10.4 需求跟蹤
10.4.1 網絡式軟件需求跟蹤的作用
10.4.2 網絡式軟件需求項之間的關系
10.4.3 網絡式軟件需求跟蹤的實現
10.5 需求狀態(tài)跟蹤
10.5.1 網絡式軟件需求狀態(tài)
10.5.2 網絡式軟件需求狀態(tài)跟蹤的作用
10.5.3 網絡式軟件需求狀態(tài)跟蹤圖
10.6 需求管理工具
10.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面向網絡服務的軟件規(guī)?;ㄖ?br /> 11.1 軟件新觀念
11.1.1 軟件的網絡觀——軟件是網絡
11.1.2 軟件的服務觀——軟件即服務
11.1.3 軟件的價值觀——軟件服務無邊界
11.2 面向網絡服務的軟件規(guī)模化定制關鍵技術
11.2.1 概念模型
11.2.2 面向服務族的設計技術
11.2.3 網絡服務實現技術
11.2.4 用戶信息記錄和行為分析技術
11.2.5 用戶界面設計技術
11.3 面向網絡服務的軟件規(guī)?;ㄖ频幕A設施
11.3.1 基于MFI的Web服務注冊聯邦
11.3.2 Web服務注冊聯邦的運行機制
11.4 軟件規(guī)?;ㄖ浦械陌葱枘P瓦x擇
11.4.1 模型驅動的軟件開發(fā)
11.4.2 按需模型選擇
1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網絡式軟件復雜系統(tǒng)群體行為涌現的調控機理
12.1 網絡式軟件復雜系統(tǒng)
12.2 網絡式軟件系統(tǒng)與非線性系統(tǒng)和復雜系統(tǒng)的關系
12.3 從系統(tǒng)整體論到生成整體論
12.4 網絡式軟件復雜系統(tǒng)的涌現行為
12.5 松散耦合和語義互操作性能力
12.6 網絡式軟件“整體”構架的元屬性及其機理
12.7 網絡式軟件復雜系統(tǒng)的互操作性聚類機理
12.8 網絡式軟件復雜系統(tǒng)互操作性調控的基本規(guī)則
12.9 語義互操作性能力計算和群體行為涌現的調控技術
12.9.1 語義互操作性能力的計算方法
12.9.2 多LME互操作系統(tǒng)的結構及其動態(tài)演變
12.9.3 面向期望行為目標的群體行為涌現調控技術
12.10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總結和展望
附錄A 縮寫詞對照表
附錄B 英漢名詞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