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中國史書上關于馬黎諾里使節(jié)之記載
前漢方音區(qū)域考
春秋時的孔子和漢代的孔子
《嵇康集》考
述何晏王弼的思想
泉州訪古記
前漢貨幣問題之研究
觀世音
天后
中世紀泉州狀況
閩粵方言之來源
下編
廈大國學院時期的魯迅與顧頡剛論綱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佚文考
全球化時代朱子「理一分殊」說的新意義與新挑戰(zhàn)
楊燕:朱熹與《周易》先天學關系考論
從良知學之發(fā)展看朱子思想的型態(tài)
朱子對佛教的見解及其回應
從五經到四書:儒學典據嬗變及其意義——兼論朱子對禪佛思想挑戰(zhàn)的回應
界定并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從”存在空間”論朱子的身心空間觀及人安居于天地之論述
朱子的格致論及其與科學的關系
朱子窮理學在德川末期的物理化
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
羅整庵的”人心道心”說
朱熹的詩和詩論
朱熹詠梅詩詞意蘊探賾
親親互隱觀念、親屬容隱制度在古代及現(xiàn)代的意義
《舊唐書·姜師度傳》箋證稿
十九世紀初期松江地區(qū)的度量衡及折算標準
臺灣文學研究:選題與史料的查考和使用——以《詩畸》為中心的討論
臺灣史料鉤沉(一)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章程
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