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學的中國話語

美學的中國話語

美學的中國話語

定 價:¥45.00

作 者: 張法 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中國哲學家文庫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303095643 出版時間: 2008-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2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美學的中國話語》上中下三篇,選取了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比較美學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力圖凸顯一種漢語美學的精神。自美學從西方傳入中國以來,中國的美學學人除了介紹西方美學和其他文化(比如蘇俄、印度、日本等)的美學以外,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一,以什么方式寫具有普適性的美學原理;第二,以什么境界寫具有千年傳統(tǒng)的中國美學史;第三,以一種什么樣的框架去寫具有世界胸懷的比較美學。這三方面的探索,可以說,較能夠代表漢語美學的特點。

作者簡介

  張法,男,重慶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6~1997),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2002~2003),第四屆霍英東基金獎獲得者(1994),長江學者(2005)。主要著作有:《美學導論》《20世紀西方美學史》《中國美學史》《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20世紀中西美學原理體系比較研究》《中國藝術:歷程與精神》《文藝與中國現(xiàn)代性》《佛教藝術》《走向全球化時代的文藝理論》《跨文化的學與思》等。

圖書目錄

上篇 關學原理話語
從美到美學的學科進路
1.從美到美學
2.美學:西方與非西方的不同表述方式
3.美學:從西方到中國
4.美學在中國現(xiàn)代的演化
審美現(xiàn)象描述
1.美,從何談起
2.美,基于心理距離
3.美,呈為直覺形象
4.美,表現(xiàn)為內模仿和移情
5.美,表現(xiàn)為主客同構
6.美,通向意義的深度
審美類型體系
1.審美類型的基本理論
2.美:優(yōu)美、壯美、典雅
3.悲:悲態(tài)、悲劇、崇高、荒誕、恐怖
4.喜:怪、丑、滑稽
5.審美分類的意義
形式美
1.形式美的根據(jù):人與對象的同一性
2.形式美規(guī)律:基本元素
3.形式美規(guī)律:結構原理
4.形式美的內蘊:原型與象征
中篇 中國美學話語
中國美學史話語
1.中國美學史的緣起
2.研究的困難與學科的進展
3.中國美學史的更新動力
4.中國美學史的原則與框架
5.中國美學的話語類型與體系性特征
中國美學:表述方式與意境理論
1.中國型審美對象的結構方式
2.中國美學的兩種理論把握方式
3.“境”的發(fā)現(xiàn)在中國美學中的意義
4.意境理論的三大要點
劉勰《文心雕龍》:中國式的埋論體系之一
1.《文心雕龍》的體系結構
2.本體論
3.文體論
4.文理論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國式的理論體系之二
1.《二十四詩品》的作者與時代關聯(lián)
2.《二十四詩品》的體系基礎
3.宇宙之道與美的本質
4.宇宙之美的時間和類型呈
5.隱逸文化的山林境界
6.無心合道的自然境界
7.《二十四詩品》體系的典范性和普遍意義
劉熙載《藝概》:中國式的理論體系之三
1.《藝概》的體系結構
2.《藝概》的藝史結構
3.《藝概》的理論把握方式
4.《藝概》美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現(xiàn)代漢語與中國美學史的寫作
1.現(xiàn)代漢語:中國美學史研究中被忽略的因素
2.現(xiàn)代漢語與中國學術語匯
3.中國美學用現(xiàn)代漢語呈現(xiàn)時的困難
4.中國美學史的寫作與現(xiàn)代漢語學術語匯的更新
下篇比較關學話語
比較美學:中國與世界
1.比較美學的學術景觀
2.比較美學的基本背景和運行基調
3.中國比較美學的特色、內蘊、意義
4.中國比較美學應有的意識自覺
從宗教角度看比較美學
1.藝術與神的誕LeL
2.藝術結構與神的呈現(xiàn)
3.宗教的基本類型與藝術
從文化角度看比較美學
1.美的文化呈現(xiàn)
2.文化定義與美學
3.文化的歷史演化與比較美
從哲學角度看中西美學比較
1.中西美學差異的哲學基礎
2.有與無:中西哲學的宇宙結構模式
3.形式與整體功能:中西哲學的事物構成原則
4.明晰與模糊:中西哲學的理論基本要求
20世紀中西美學原理著作的整體比較
1.20世紀中西美學原理著作在基本理路上的差異
2.20世紀中西美學原理體系著作在結構上的異同
3.20世紀中西美學原理體系差異中的三個重要問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