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與民族性格社會學家研究指出,象棋能代表一個民族的性格。例如:東西方民族都強調國家領袖于國于民的重要性,所以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以“王”的存亡作為戰(zhàn)局輸贏的標志。不同的是,國際象棋多了個法力無邊的“王后”,左沖右突,英勇無比,是權力地位與才能的高度統(tǒng)一,這是西方民族固有的婦女觀和權力觀的體現(xiàn)。與中國象棋遵循官越大越無能的傳統(tǒng)不一樣,國際象棋中的“丞相”不是一個只會圍著皇帝腳跟轉的儒士,而是頗有能力;中鋒陷陣的勇士。國際象棋中的每個成員的自由度和整個棋局的激烈度,都要比中國象棋大。這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西方民族自由、奔放、動蕩的性格。而中國象棋則比較雍容、莊重、典雅,因此不懂得中國哲學中那套以柔克剛、以近致遠、動靜有致的奧秘,而只會蠻沖硬打者,肯定是下不好中國象棋的。如果說中國象棋是中華民族“以靜制動”傳統(tǒng)性的象征,那么西方民族則比較尊重個人奮斗的意義。正因為此,在國際象棋中,一個小小的士兵奮戰(zhàn)到對方底線時,可以隨意成為任何一位權威,這對權力地位“先天命定”的中國象棋而言,顯然是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