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為提升學術之境、推進學術交流,華東師范大學設立了“大夏講壇”,廣邀海內外各個領域的名家,舉行系列的學術演講?!度蚧瘯r代》所匯集的,便是其中的部分演講錄。王國維在20世紀初曾提出“學無中西”之說,這一觀念在一個世紀之后依然顯示著其內在的生命力??v觀呈現(xiàn)于《全球化時代》的演講篇目及演講學人,所論兼及東西,論者無分中外;東西、中外之間已不復判然劃界。思想和觀念的如上貫通不僅在形式的層面展示了學術交流的擴展,而且在實質的層面體現(xiàn)了世界的視域。如所周知,近代以來,中西之學的相遇、互動,已成為基本的歷史事實,這一現(xiàn)象在更廣的意義上以歷史已成為世界的歷史為其前提。從學術文化的衍化看,在相當長的時期中,中西之學主要都在各自的傳統(tǒng)下相對獨立地發(fā)展,然而,在歷史成為世界歷史以后,思想與學術便第一次能夠在實質的意義上超越單一的理論資源和傳統(tǒng),真正運用人類的多元智慧推進對世界的理解。在“學無中西”的視域下,中西之學都呈現(xiàn)為世界文化發(fā)展的相關之源,而中國文化與學術的現(xiàn)代延續(xù),也由此獲得了更為深刻的意義。演講集的內容從不同的方面具體地體現(xiàn)了以上歷史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