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慈,全名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出生于18世紀末年的倫敦,英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出身卑微,他的父親是出租車馬的馬房飼養(yǎng)員。他少年即成孤兒,生活貧困,做過醫(yī)生助理。但他自幼酷愛文學。1816年他認識了李·亨特和雪萊等作家,從此棄醫(yī)從文,專心于詩歌寫作。1816年發(fā)表處女作《哦,孤獨》。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收到了一些好評,但也有一些極為苛刻的攻擊性評論刊登在當時很有影響力的一本雜志(Blackwood’s magazine)上。濟慈沒有被嚇倒,他在次年的春天付印了新詩集《恩底彌翁》(Endymion)。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疾病與經濟上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濟慈,但他卻令人驚訝地寫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包括《夜鶯頌》、《希臘古甕頌》、《秋頌》、《憂郁頌》等名作,表現(xiàn)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強烈感受和熱愛,贏得了巨大聲譽,為英國和世界文學增添了光輝。濟慈的一生是短暫的,1821年2月病逝,只活了25歲。在短暫的一生中。濟慈留下不少壯麗的詩篇。大詩人雪萊對濟慈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向很關心,經常和他通信。對于濟慈的早喪,雪萊深感悲痛,他為此寫了挽歌《阿童妮》,稱濟慈是一個“最活躍、最年輕的詩人”,“一棵露珠培育出來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