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頭足類 》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總論,內容包括分類系統(tǒng)、形態(tài)及分類術語、形態(tài)概述、生活習性、生物學特性、地理分布特點、食用和藥用價值、資源開發(fā)利用概況和頭足類市場狀況等,特別是在國內首次系統(tǒng)地介紹了頭足類的形態(tài)和分類術語。第二部分為頭足類綱的分類系統(tǒng),按鸚鵡螺亞綱、鞘\亞綱(十腕總目:深海目,槍形目,微鰭烏賊目,烏賊目,旋殼烏賊目;八腕總目:八腕目,幽靈蛸目)進行描述,進一步細分為第二章鸚鵡螺亞綱和鞘亞綱;第三章鞘亞綱深海烏賊目;第四章鞘亞綱槍形目;第五章鞘亞綱微鰭烏賊目;第六章鞘亞綱烏賊目;第七章鞘亞綱旋殼烏賊目;第八章鞘亞綱八腕目和幽靈蛸目。分別描述了目、亞目、科和屬的形態(tài)分類特征。每一種類均包含了分類地位、學名(中文,拉丁文,英文名,法文名,西班牙文名)、分類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學、地理分布、個體大小、漁業(yè)現狀和有關參考文獻。頭足類被聯合國確定為人類未來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資源蘊藏量極大。隨著傳統(tǒng)底層魚類資源的衰退,頭足類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對頭足類的認識也越來越需要。相對國外頭足類的研究水平而言,國內頭足類的一些基礎性研究工作進展緩慢,目前國內還沒有一本較為系統(tǒng)、完整地介紹頭足類生物學的專著。作者經過多年的資料收集和整理,結合10多年來從事遠洋魷釣漁業(yè)研究的基礎,完成了本專著的撰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