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成名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通常隨他居處的變換,自然形成若干個時段,并大都及時得以結集,計有《京集》、《使集》、《家集》、《秦集》等。《使集》收錄弘治十八年五月奉孝宗哀詔使云南,至正德元年五月返京大約一年間的詩賦之作;《家集》收錄正德二年五月乞病歸養(yǎng),至正德六年初復任京職前大約四年間的詩賦之作;《秦集》收錄正德十三年七月出任陜西提學副使,至正德十六年六月棄官歸逝大約三年問的詩作?!毒┘返那闆r復雜一些,它收錄弘治十五年成進士至弘治十八年五月出使云南前、正德元年五月自滇返京至正德二年五月歸居前、正德六年初復任京職至正德十三年七月之官陜西前,凡兩度三次在京約十一年間的詩賦之作。這種自然結集形態(tài),在嘉靖三年張時濟輯《大復集》、嘉靖三十七年袁燦輯《何大復集》諸本里,均得以完好保留。茲編《何景明詩選》,也大體遵從其例,并在所選篇目“注釋”中指明。何景明詩作今留存有一千六百多首,明清以來有少量篇目被錢謙益《列朝詩集》、朱彝尊《明詩綜》、陳子龍《皇明詩選》、沈德潛《明詩別裁》、汪端《明三十家詩選》、陳田《明詩紀事》等書選錄,但迄今尚無成規(guī)模的能體現其詩歌概貌的選本。茲編盡量參考前人的選目,凡被以上諸書選錄,且藝術性較強的詩作,該《何景明詩選》均予照錄。其馀篇目則依據編者的解讀,遵循如下原則進行編錄:(一)藝術性很強的詩作,大都予以收錄;(二)藝術性較強且能體現其創(chuàng)作主張的詩作,盡量予以收錄;(三)藝術性稍差但能反映其生平重要交往活動的詩作,酌情予以收錄。所有選目均以明嘉靖三十七年袁燦輯《何大復集》為底本,參酌使用四庫全書本和李淑毅等人校點本。茲編注釋條目以疏通詞句、講明事典和闡發(fā)詩藝為主,一般力求簡明扼要;但有些事典較生僻,還有些事典聯用或化用,不易理解,則亦不惜文墨,務求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