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全譯(上下)(修訂版)》包括《管子全譯(上)(修訂版)》和《管子全譯(下)(修訂版)》,采用通行的明趙用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緒二年浙江書局刻本)為底本進行標點,《管子》原文一律不改字,凡有校改都入注文。注釋主要依據歷代校釋,亦有譯注者的意見;校釋主要參閱了郭沫若《管子集校》(人民出版社《郭沫若全集》)等,并參考了馬非百《管子輕重篇新詮》、中國人民大學《管子經濟篇文注釋》和趙守正《管子通釋》等著述,凡有所據,一概注明。譯文盡量采用直譯,力求切合原文之意。在先秦兩漢的諸子著述中,《管子》是自成一家、別具特色的一部。它雖然“簡篇錯亂,文字奪誤”,“號稱難讀”(郭沫若《管子集校敘錄》),但又確是“天下之奇文”(張嵲《讀管子》);它雖然叢集諸說,涉及百家,“龐雜重復”(黃震《黃氏日抄》),但又確是包羅宏富的寶庫?!豆茏印房胺Q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今天,抖落掉歷史蒙上的灰塵,文朵奇葩正放射出日益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