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學者從自己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吸取國內外西方哲學研究的成果,編寫出一套多卷本的西方哲學通史,以此總結和促進我國的西方哲學研究,這是一些前輩專家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已有過的設想。十年“動亂”結束后,隨著極“左”思潮禁錮的解除,我國西方哲學研究進入了可以有組織、有規(guī)劃進行的新階段,許多專家紛紛要求把原來的設想納入現實日程。1983年在福州舉行的第一屆國家社科基金哲學學科項目規(guī)劃會就曾決定,集中國內有關單位的專業(yè)力量,共同編撰多卷本的西方哲學通史,并把通史的編寫作為課題正式列入國家規(guī)劃之中。然而,由于參與單位多、觀點分歧大等原因,這一課題后來未能按規(guī)劃執(zhí)行。原來分工負責編寫古希臘羅馬哲學、唯理論和經驗論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等階段的專家,在從事專題研究和資料編譯、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研究成果和資料的出版對推動我國西方哲學研究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整體性的西方哲學通史終究未能問世,畢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