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11章。第1章高等有機化學基本知識:介紹了偶極矩;共振論;軟硬酸堿的概念;有機化合物芳香性、非芳香性、同芳香性、反芳香性與反同芳香性;氫鍵對IR的影響、氫鍵對偶合反應的影響、氫鍵對酸性的影響、氫鍵對分子穩(wěn)定構象的影響和對偶氮染料變色的影響等;用NMR譜判斷多取代苯中取代基的位置的簡單方法、手性因素影響下的NMR譜和二維譜;有機化學常用網址及工具;空間效應對重排反應、多環(huán)橋頭碳上鹵原子的活性、消除反應、酯化反應、選擇性?;磻约皩A性的影響;利用堵位基團進行選擇性反應等;復雜有機化合物的CCS命名和IUPAC命名;有機化學中的電子效應(誘導效應、場效應、共軛效應與超共軛效應、螺共軛效應和異頭效應等)以及烷基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電子效應(拉電子誘導效應、給電子的誘導效應和超共軛效應);碳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石墨、富勒烯、卡賓碳、glitter碳)的結構特征等。第2章手性和手性合成:包括含手性中心化合物的光學異構(C、S、P、N、Si等);手性軸化合物的光學異構(丙二烯型化合物、螺環(huán)類化合物、螺雜環(huán)和螺環(huán)酮類化合物、亞烷基環(huán)烴類化合物、聯芳烴類化合物、金剛烷類型化合物、索烷類化合物);含手性面化合物的光學異構(柄狀化合物、螺旋化合物)和環(huán)狀立體異構體(Cyclostereoisomerism);構象異構體以及手性催化等。第3章反應機理及研究方法:介紹了有機反應的類型、研究反應機理的方法、同位素效應和哈密特取代基效應等。第4章氧化還原反應:介紹了氧化數、氧化數法確定有機基團順序大小、氧化數法確定氧化還原中滴定劑與被測物物質的量的比;幾種典型歷程和幾種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第5章碳正離子中間體及反應:介紹了碳正離子的形成、碳正離子的結構和穩(wěn)定性以及涉及碳正離子的反應。第6章碳負離子中間體及反應:介紹了碳負離子的構象、碳負離子產生、碳負離子的反應(Japp—Klingemann反應、碳負離子轉化成卡賓、Favorskii重排、Stevens重排、Wittig重排、Meisenheimer重排、Neber重排、Baylis—Hilliman反應等)。第7章自由基中間體及反應:介紹了自由基、卡賓、奈春和氧賓的構象、生成和相關反應。第8章周環(huán)反應:介紹了前線軌道理論;電環(huán)化反應;環(huán)加成反應(〔4+2〕環(huán)加成反應、烯炔的環(huán)加成反應、D—A烯加成反應、〔2+2〕環(huán)加成反應以及〔4+6〕、〔4+8〕反應);。鍵遷移(〔1,3〕б一H遷移、〔1,5〕б一H遷移、б一碳遷移)。第9章雜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機理:介紹了雜環(huán)化合物的命名,小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機理,五元雜環(huán)的合成機理,六元雜環(huán)的合成機理,大環(huán)雜環(huán)化合物的合成及機理。第10章有機光化學反應。介紹了光化學的基本概念以及烯烴、芳烴、酮類的光化學反應。第11章生物酶催化的反應。介紹了生物酶的種類、性質和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第2版融入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研究規(guī)劃課題(06AU0030013)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