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的全稱為《無量壽經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是凈土宗的重要論典,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合稱為“凈土三經一論”(后來又加《普賢行愿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合稱為“凈土五經一論”)。本論為古印度天親菩薩所造,由北魏時期來華弘法的北印度僧人菩提流支三藏譯出,南朝蕭齊的僧辯法師筆受。《往生論》是天親菩薩修學以《無量壽經》為代表的凈宗經典之后,總結出來的一個心得報告。本論的行文結構,是由24個偈頌及略解頌文的長行組成。在偈頌部分的開頭,天親菩薩首先表白了“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愿生安樂國”的終極意向,其次又如理地依據(jù)《無量壽經》的義理,將西方凈土的相狀概括為3類29種莊嚴,末后以“我作論說偈,愿見阿彌陀,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的回向為結束。后面的長行部分,是對偈頌作進一步解釋,表明偈頌含攝凈宗五念門的修行次第,即禮拜門、贊嘆門、作愿門、觀察門、回向門。在介紹五念門行的過程中,將凈土清凈莊嚴、彌陀廣大法力、菩薩殊勝功德等不可思議的奧妙和盤托出,徹底圓彰西方極樂世界的本有風光。五念門的修行為往生凈土之正因,五念門的圓滿即獲得五功德門之果,即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園林游戲地門?!菊撋羁痰亟沂玖宋鞣絻敉聊舜蟪朔鹌兴_境界,凈宗五念門的修行為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薩行,菩薩依自利利他的五念門而修,必將速得成就阿鼻多羅三藐三菩提。元魏曇鸞大師為此論作注,全稱為《無量壽經優(yōu)婆提合愿生偈注》,簡稱為《往生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