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學理論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起源發(fā)展和現(xiàn)狀

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起源發(fā)展和現(xiàn)狀

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起源發(fā)展和現(xiàn)狀

定 價:¥45.00

作 者: (英)斯諾登,(英)文 著,佘江濤 等譯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宏觀經濟學

ISBN: 9787214050250 出版時間: 200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63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按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起源、發(fā)展與現(xiàn)狀的時間脈絡,梳理該學科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論主張的形成、演進過程,并對各學派的理論主張、經濟學模型等進行了精當?shù)脑u述。為幫助讀者了解宏觀經濟學主要學派的學術成就及缺陷,在第三、四、五、六、七、十、十一各章末尾還附有對該學派領軍人物的采訪錄,供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起源發(fā)展和現(xiàn)狀》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理解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
1.1 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的議題和思想
1.2 經濟理論的作用和爭論
1.3 目標、工具和政府的角色
1.4 大蕭條
1.5 凱恩斯主義和宏觀經濟學的誕生
1.6 凱恩斯主義共識的興衰
1.7 理論分裂和新古典綜合
1.8 凱恩斯主義以后宏觀經濟學的思想流派
1.9 新的政治宏觀經濟學
1.10 經濟增長研究的復興
第二章 凱恩斯與“舊”古典模型
2.1 引言
2.2 古典宏觀經濟學
2.3 就業(yè)和產出的決定
2.4 薩伊定律
2.5 貨幣數(shù)量論
2.6 凱恩斯的《通論》
2.7 解釋《通論》
2.8 凱恩斯的主要觀點
2.9 凱恩斯對勞動力市場的分析
2.10 凱恩斯對薩伊定律的反駁
2.11 凱恩斯與貨幣數(shù)量論
2.12 對凱恩斯的三種重要的解釋
2.13 “新”凱恩斯主義
2.14 大蕭條的起因和后果
2.15 如何為戰(zhàn)爭付款
2.16 凱恩斯與國際宏觀經濟學
2.17 凱恩斯的遺產和古典學派的復興
第三章 正統(tǒng)的凱恩斯主義學說
3.1 導言
3.2 正統(tǒng)的凱恩斯主義學說
3.3 封閉經濟下的IS-LM模型
3.4 凱恩斯主義模型中的就業(yè)不足均衡
3.5 開放經濟的IS-LM模型
3.6 菲利普斯曲線和正統(tǒng)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3.7 正統(tǒng)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要命題
詹姆斯·托賓
第四章 正統(tǒng)貨幣主義學派
4.1 引言
4.2 貨幣數(shù)量論方法
4.3 預期擴展的菲利普斯曲線分析
4.4 國際收支理論和匯率決定的貨幣分析方法
4.5 正統(tǒng)貨幣主義學派和穩(wěn)定政策
米爾頓·弗里德曼
第五章 新古典學派
5.1 導論
5.2 小羅伯特·盧卡斯的影響
5.3 新古典模型的結構
5.4 均衡經濟周期的理論
5.5 新古典方法的政策含義
5.6 評價
羅伯特·盧卡斯
第六章 實際經濟周期學派
6.1 導言: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工型的退位
6.2 從貨幣經濟周期向實際均衡經濟周期的轉變
6.3 歷史視野下的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6.4 周期與隨機行走
6.5 供給方的沖擊
6.6 經濟周期:主要特征和典型事實
6.7 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6.8 實際經濟周期模型的結構
6.9 技術沖擊
6.10 實際經濟周期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模型
6.11 校準模型
6.12 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和貨幣中性
6.13 測量技術的沖擊:索洛剩余
6.14 經濟周期理論和典型事實
6.15 實際經濟周期理論的政策含義
6.16 對實際經濟理論的批評
6.17 大蕭條:實際經濟周期的觀點
6.18 評價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第七章 新凱恩斯學派
7.1 凱恩斯經濟學的衰榮
7.2 凱恩斯主義的復興
7.3 新凱恩斯經濟學
7.4 新凱恩斯經濟學的核心主張及特征
7.5 名義剛性
7.6 多恩布什的匯率超調模型
7.7 實際剛性
7.8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理論
7.9 滯后性和非加速的失業(yè)通脹率
7.10 新凱恩斯經濟學和模式化的事實
7.11 政策后果
7.12 沒有LM曲線的凱恩斯經濟學
7.13 對新凱恩斯經濟學的批評
7.14 對新凱恩斯經濟學的評價
N·格里高利·曼昆
第八章 后凱恩斯學派
8.1 導言
8.2 有效需求原則的意義
8.3 分類法
8.4 凱恩斯從分類法的角度攻擊薩伊定律
8.5 相對價格變化能引導D2填補空隙嗎?
8.6 投資開支、流動性以及貨幣非中性公理
8.7 什么類型的經濟體系在使用貨幣合同時足夠“不理性”?
8.8 信息、決策與不確定性
8.9 對決策環(huán)境的分類
8.10 凱恩斯的不確定性、貨幣和顯性貨幣合同
8.11 結論
第九章 奧地利學派
9.1 門格爾的觀點
9.2 資本的跨期結構
9.3 儲蓄和經濟增長
9.4 儲蓄—投資的關系
9.5 可貸資金市場
9.6 充分就業(yè)和生產可能性邊界
9.7 以資本為基礎的宏觀經濟框架
9.8 儲蓄引起的資本重構
9.9 凱恩斯節(jié)儉悖論再探
9.10 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周期理論
9.11 奧地利學派框架中的凱恩斯主義的低迷
9.12 奧地利學派理論中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9.13 政策和改革
第十章 新宏觀政治經濟學
10.1 導論:政治的扭曲作用與宏觀經濟表現(xiàn)
10.2 政治對政策選擇的影響
10.3 政府的作用
10.4 政治家與穩(wěn)定政策
10.5 對“政治經濟周期”的另一些研究方法:簡單介紹
10.6 諾德豪斯的機會主義模型
10.7 希布斯的黨派模型
10.8 機會主義和黨派模型的衰落與復興
10.9 理性政治經濟周期
10.10 理性黨派理論
10.11 機會主義和黨派行為:一個綜合論
10.12 政治學、時間上的不連貫性、可信度和聲譽
10.13 政治經濟模型在政策方面的引申意義:一個獨立的中央銀行?
10.14 負債和赤字的政治經濟
lO.15 政治的和經濟的不穩(wěn)定:它們有關聯(lián)嗎?
10.16 關于經濟增長的政治經濟
10.17 經濟增長的政治障礙
10.18 國家的大小
10.19 結論
艾爾波托·艾萊斯那
第十一章 經濟增長研究的復興
11.1 導言
11.2 “大分化”
11.3 經濟史贊歌
11.4 回到長期
11.5 為什么經濟增長如此重要?
11.6 用歷史的視野看待現(xiàn)代經濟增長
11.7 增長的固定模式
11.8 增長的直接來源vs基本來源
11.9 哈羅德—多馬模型
11.10 索洛的新古典增長模型
11.11 經濟增長來源的核算
11.12 有關趨同問題的爭論
11.13 索洛模型之外
11.14 內生增長:資本積累回報不變
11.15 內生增長:觀念的經濟學
11.16 擴展的索洛模型:新古典的一次復興?
11.17 關注增長的基本原因
11.18 制度與經濟增長
11.19 貿易與經濟增長
11.20 地理與增長
11.21 歷史中的增長:尋找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
11.22 增長和發(fā)展的理想條件:重新發(fā)現(xiàn)古老的真理
羅伯特·M·索洛
保羅·羅默
第十二章 結論和思考
12.1 導論
12.2 20世紀宏觀經濟學的發(fā)展:進化還是革命?
12.3 在宏觀經濟問題上存在著共識嗎?
作者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